Agent智能體和workflow工作流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那么它們的區別是什么? 原創
“ 智能體和工作流是大模型應用的一體兩面,其兩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系,更多的是相輔相成。”
Agent智能體和workflow工作流是人工智能領域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很多人弄不清楚智能體和工作流的區別,甚至會認為它們是一回事。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智能體和工作流的區別與聯系。
智能體與工作流
Agent——智能體
Agent智能體是大模型應用場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有很多人認為其是通向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經之路;智能體從技術實現上來講,就是LLM+Prompt+Tools,簡單來說就是讓大模型使用工具去完成其本身無法完成的事情。
但從理論上來講,AI Agent是一種能夠自主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并采取行動的智能實體;其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 自主性:能夠獨立完成任務,無需人類直接干預。
- 感知能力:通過傳感器或數據輸入感知環境信息。
- 決策能力:基于感知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
- 行動能力:執行具體的任務或操作。
AI Agent可以應用于多種場景,如對話系統、機器人、推薦系統等。例如,在對話系統中,AI Agent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理解用戶意圖,并根據預設的邏輯或外部工具完成任務。此外,基于大型語言模型(LLM)的AI Agent近年來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它們能夠利用外部工具解決復雜問題。
在之前的文章中一直說從“人”的角度去理解大模型和智能體,大模型就是一個會思考的人,給它配置工具它就可以獨立完成任務。
workflow——工作流
AI Workflow是一種預定義的、線性的任務執行流程,旨在自動化和優化特定業務流程。它通常由一系列步驟組成,每個步驟按照既定順序執行,以完成復雜任務。例如,在企業流程自動化、財務管理和數據處理等場景中,Workflow通過標準化流程提高效率。
本質上來說,工作流就是一種流程化的工作方式,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干啥,第三步干啥等等;因為在某些應用場景中,系統的執行流程都是固定的,因此使用工作流可以更好地處理這種業務;比如說流水線就是典型的工作流的方式。
Workflow的特點包括:
- 固定性:流程固定且明確,適合標準化,重復性高的任務
- 穩定性:執行過程穩定可靠,易于監控和管理
- 模塊化:各組件功能獨立,便于添加新工具或能力
Workflow引擎是其核心組成部分,負責解釋、執行和管理整個工作流的運行。
所以,從上面可以看出什么?
智能體和工作流的主要區別是,智能體是一個能夠獨立決策的系統,而工作流是一個標準化固定流程的系統;工作流沒有自主決策功能,這就是智能體和工作流最本質的區別。
當然,智能體和工作流并不是顧此失彼的關系,其在某些場景下可以合并使用;由于目前的智能體技術尚不夠成熟,因此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在長鏈路的執行過程中,智能體的穩定性要大打折扣,因此這時可以把工作流引入到智能體系統中,以此來提升智能體的穩定性。
但隨著智能體技術的發展,其功能和穩定性會逐步得到提高;這時工作流在智能體系統中的比重可能會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工作流就完全喪失了其價值。
Workflow將繼續優化其模塊化和可擴展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
智能化增強:通過引入AI Agent,將workflow從簡單的規則執行轉變為動態優化的智能流程多Agent協同:多個Workflow節點之間可以協同工作,形成復雜的業務流程。
低代碼/無代碼開發:通過可視化工具簡化workflow設計,降低開發門檻。
當然,作者個人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體和工作流可能會逐漸走向融合,這時智能體和工作流的界限可能就不會那么明顯了;但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工作流的成本要遠小于智能體,因此,工作流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是智能體所無法取代的。
本文轉載自??AI探索時代?? 作者:DFi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