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y 迎來重大更新!工作流調試工具也太實用了 原創
今天瀏覽 Dify 的 GitHub 倉庫時,發現版本已經更新到 1.5.1 了,這個版本最令人驚喜的升級就是大幅增強了工作流調試功能。
過去調試工作流時,只能在"預覽"模式下查看執行結果。一旦刷新頁面或回退操作,就只能看到最終輸出,完全看不到中間的執行過程。這意味著稍有不慎就要重復運行整個流程,往往需要調試好幾遍才能定位問題。
更麻煩的是,每次調試特定節點時,還需要手動準備各種變量數據。特別是遇到復雜的嵌套結構變量時,稍不注意就會整理錯格式,導致調試失敗。
1.5.x 版本完全重構了工作流調試工具!這次更新真的很實用,解決了我之前認為 Dify 體驗不佳的一個痛點。
升級
備份docker-compose.yml
cd docker
cp docker-compose.yaml docker-compose.yaml.$(date +%s).bak
從主分支獲取最新代碼
git checkout main
git pull origin main
停止服務
docker compose down
備份數據
tar -cvf volumes-$(date +%s).tgz volumes
升級服務
docker compose up -d
狀態暫存
點擊單個節點后,可以看到新增了一個"上次運行"標簽。在以往版本中,如果想要測試單個節點,我們還需要手動構造輸入數據,或者從工作流中復制相關參數,操作相當繁瑣。現在這些信息一目了然——無論是單步調試還是完整執行整個工作流,每個節點都會自動保存其最后一次成功運行時的數據狀態。
當我們點擊??2?
?調試當前節點,可以直接利用當前節點的歷史輸入進行調試。但是如果我們想直接修改當前輸入節點的數據在測試呢?會發現在這個節點只能看到上一次執行的數據,不能修改之后重新執行節點,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變量緩存來達成修改數據并重新運行的目的。
變量緩存
在畫布底部新增了一個“查看緩存”按鈕,點擊后可以看到當前所有變量的快照:
在這里我們可以:
- 查看所有節點的輸入和輸出變量
- 直接修改變量值進行調試
比如我在變量緩存把query修改成:iphone15有哪些新特點?然后點擊問題分類節點的執行按鈕,會發現query變成了“iphone15有哪些新特點?”
總結
dify 這次的更新大大減少了開發者的調試時間,如果你也在用 Dify 做 AI 應用,不妨升級試試看。
本文轉載自???AI 博物院??? 作者:longyunfeig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