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組織承認:不向下兼容是IPv6的致命敗筆
互聯網工程工作組(IETF)承認,他們在IPv6標準上犯下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沒有提供對現有互聯網協議IPv4的向下兼容性。
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的首席互聯網技術官Leslie Daigle表示:“缺乏對IPv4的真正向下兼容性是(IPv6)的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敗筆。當初有理由這么做,但現實是沒人愿意朋友還停留在IPv4的時候自行升級到IPv6。”
IPv6開發人員最初設想了一種雙協議棧模式(dual-stack mode),終端設備和網絡骨干分別運行在IPv4和IPv6上,但他們忘了,有些IPv4設備是永遠不會升級到IPv6的,因此IPv6專用網絡有時候是需要和IPv4設備進行通信的。
IETF主席Russ Housley稱,“我們制定的轉換策略就是雙協議棧,首先在骨干網加入IPv6,然后逐漸停用IPv4,一切順其自然”,但由于兩種協議不兼容,大多數ISP和企業始終不愿意傷筋動骨地部署IPv6。在美國,至今只有聯邦政府等少數組織和Google、柏克德(Bechtel)等部分領先企業采納了IPv6,國內的IPv6轉換基本也只局限在教育網內。
為了改善這種僵持局面,IETF正在開發新的IPv6轉換工具,預計今年底完成。Housley稱,這種新工具迎合了業界的需要,而且有了它部署IPv6就會更簡單。
IPv4協議使用32位長度格式,可提供大約43億個(232)獨立互聯網地址,看似很多但已經不夠用,近年來也不斷有人提醒說即將耗盡,預計2014年之后就沒有可用的IPv4地址了。相比之下,IPv6擴展到128位格式,獨立地址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128個,打個比方說可以給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個地址。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