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中國3G終端市場新方程
歷經數年猶疑、醞釀、發酵,2009年中國3G市場終于正式破冰,3G牌照次第發放,三大運營商的三張3G網絡都在加緊建設,數十家3G終端企業磨刀霍霍…然而,中國3G市場需求到底有多大、3G時代的游戲規則到底如何、3G手機的未來發展路線圖如何標定,在紛擾的輿論中依然是個包含多個未知數的復雜方程。
在這個方程中,終端無疑是其“一索懸命”所在。無論是中國移動6億元“慷慨”補貼TD終端企業、中國電信攜手微軟開發IM,還是中國聯通與蘋果拉鋸式談判iPhone,都足見3G終端對市場成功之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原有手機市場領頭羊諾基亞、三星,2008年市場失意者MOTO、索愛,還是“門口的野蠻人”iPhone,抑或加速追趕、躋身全球第六的中興手機,甚至其它眾多國產山寨機、準山寨機,這都是一個必須解開的未知數。
2009年4月10日,中興通訊在北京搶先隆重舉行了面向中國市場的“3G手機戰略發布會”,***在國內集中展示了包括TD、WCDMA、EVDO在內的3種制式、9大形態、40款3G終端,在戰略和產品上給出了“中國3G終端市場方程”的“中興通訊解”。
這樣一個求解,離不開對行業發展、中國市場、3G終端未來趨勢的洞察,“中興通訊解”的特點在于,它通過自身核心競爭力來切合這種洞察。
全球手機市場重構下的“定制業務模式解”
對半導體、消費電子行業而言,摩爾定律是個“魔鬼”,多年來,這個領域里都在進行著一場殘酷的游戲:“產品價格不斷下降”與“功能、性能不斷提升”并行,市場銷量和利潤的增長只能完全依賴于市場本身的快速擴張。
在這種情況下,手機等符合“摩爾定律”的子行業注定是一個強周期性行業,受到經濟周期的巨大影響。而當一個產業日趨成熟、市場日趨飽和的時候,這種游戲就注定玩不下去了,大多數企業都會被淘汰。如果,經濟低谷遭遇產業成熟,那么這種挑戰無疑是雙倍的。
Gartner的預計,2009年全球整體手機市場將收縮近10%,這是有史以來的***次;與此同時,截止到2008年底,全球手機用戶41億,手機普及率達到61.1%,其中大約2/3的手機用戶處于發展中國家,全球手機行業的“成年時代”正在加緊到來!
這種根本上的變化,無疑必然、并且已經在重構全球手機市場的生態:2008年,原來的全球TOP5手機廠商,已經出現了劇烈分化,在銷量上看,諾基亞、三星、LG依然保持了一定增長,而MOTO和索愛卻嚴重滑坡,在2009年全球手機市場萎縮的背景下,這種分化恐怕會更大。而RIM、iPhone、Android等在細分市場的崛起又在另一個角度削弱了傳統五強的利潤,傳統廠商無一例外都出現了利潤下降。
在全球手機市場蛋糕日趨飽和的情況下,這種變局意味著“此消彼長”,甚至“你死我活”,競爭的核心將不僅僅在于做大蛋糕,而在于在成本、質量、品牌、創新、運營等方面要有“獨特模式”,在特定領域必須做到前3、甚至前2,否則就有生存之虞。
2008年,中興通訊通過“優良品質+更高性價比+客戶定制化創新”,實現了手機銷量4500萬部,繼續保持全球第六位置,但是與第五名已經大大縮小了差距,數據卡銷量累計超過1000萬部,躋身全球第二。其中,近80%銷售通過海外運營商定制實現,已經摸索出一套海外成功運營模式。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形?按照系統演進理論,當一個產業鏈日趨成熟之際,產業鏈的整體利潤率將維持穩定。對手機行業而已,減少競爭廠商;壓縮中間環節,即減少“渠道類”成本、逐步增加運營商銷售比重;同時,增加“業務類”創新、以軟件和功能創新來實現增值,是實現成熟行業可持續成長的三大關鍵。
此時,依托于傳統渠道和品牌運作的5大傳統手機廠商,面臨著選擇定制為主、還是選擇渠道為主的沖突;采用利潤分成的手機廠商,無疑會跟不上影響運營商的利益,讓運營商面臨著潛在風險——競爭廠商減少,業務模式轉化勢在必行。諾基亞最近深度“觸網”,MOTO大幅縮減產品線就是這種轉型的例證。
在這種態勢下,中興通訊堅持“綁定運營商,進行深度定制”符合其核心競爭力。中興通訊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500多家運營商合作伙伴,與運營商利益高度一致,通信設備領域具有深厚積累、技術定制化創新能力強。
在戰略上堅定選擇定制業務模式,并于國際市場取得成功之后,國內3G市場的開啟為中興手機開啟了新的機遇之門。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