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手記:QQ手機瀏覽器與UCWEB6.3
昨天試用了騰訊的手機瀏覽器。瀏覽網頁的交互與UCWEB相比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QQ的更強大一些,如果給UCWEB6.3打80分,騰訊的這款瀏覽器可以打85分。
雖然QQ抄襲成份很多,不過也有超級亮點,談一下設計上比較有突破或者爭議的地方。QQ的瀏覽器解決了UCWEB6.3的一個很大的不足——標簽頁的切換。 在UC6.3中,用戶在使用標簽頁的切換功能時無法預知將切換到什么網頁,即對未來沒有預期,QQ像互聯網一樣,沒有隱藏標簽頁的標題。
更重要的是,QQ使用了#鍵做為快捷菜單——UCWEB的原創交互方式,可以實現多個標簽之間的快速,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了QQ旗下一大幫互聯網用戶使用標簽頁的習慣。之間我自己的改進方案也是重新打開一個頁面,讓用戶對自己的操作可以預知。
第 二,QQ的翻頁操作沒有使用左右鍵,而使用了1、4,這兩個鍵是除了左右鍵外大姆指按起來最舒服的地方了。這樣的設計考慮的是在WAP中遇到一行多鏈接的 情況時,向下滾動會非常困難。在訪問WWW會比較舒服,這樣整體的體驗是一致的,不像UCWEB訪問WWW與WAP的左右操作不是一個概念。
可目前訪問WWW的體驗太惡心了,究竟有多大的群體用手機訪問WWW?……或許QQ的可用性測試中有足夠的數據說服他們去采用這種方式。
第 三,在舊版中,將2做為快捷鍵做為導航和網站輸入,感覺滿好的,但到了最新版中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默認顯示的起始頁,有點像123,則是為了大量的沒 有使用過互聯網的用戶以及初級用戶設計,不過在CNNIC的2009調查報告,表示同時使用互聯網與手機網民重合度高達94.5%,如果當hao123的 流量開始下降并降到一定的程度,這個頁面是就應該調整了。
當然,只是考慮了用戶需求,這里邊的推薦位不知道一個值多少錢,就像UC一樣,賣廣告位`~
此外,QQ做得比UCWEB好的還有一點就是可學習性,就是在菜單欄中會滾出一些適用于本頁面的快捷鍵指南,而且,他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當本頁面打開了一段時間后,該快捷鍵指南就會消失,變成時間,其實飛信早在這樣子做了。
不過如果想在體驗上更上一層樓,還可以跟蹤用戶的習慣,當某一用戶已經學會使用了該快捷方式后,就不再顯示此指南,否則中間用戶與專家可能會煩死。至于如何定義學會,簡單粗暴的模型可以為:使用次數>平均用戶使用次數。
學了好的,不好的也有——自定義不足,馬化騰不是說搶口碑要看高端用戶嗎?整個QQ手機瀏覽沒有自定義功能,快捷鍵不能改,比UC差一大截。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