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遠程實現為Linux服務器添加新分區
本次操作是通過遠程操作,這也是Linux比Windows方便的地方 ,因為在windows上分區好像有點不可想象,而linux什么都能遠程操作。 在加入新硬盤后,我們就可以通過ssh登陸開始遠程添加新的分區。 這次添加新硬盤的目的主要是想把以前的/home分區,挪到新加的硬盤上去。sdc我們通過badblocks命令檢查出有很多壞道,而且經過多次修復嘗試后,宣告失敗,所以才會決定用新的硬盤換這個有問題的硬盤。 新的硬盤是sdb,先分區先;
|
如果以前有分區的話,***用d命令先刪除 然后用n命令添加新的分區。 如果你要添加swap分區的話,記得分區的代碼是82,而不是默認的linux代碼83。 記得一定要用w命令保存退出。分區后當然是格式化了:
|
注意這里我用了 -c 選項用“read-only”方式檢查硬盤。這個命令會在格式化硬盤時檢查硬盤,并標出錯誤的硬盤“block”。
順便說一句,每次重啟機器都是那么緊張,生怕修改了fstab后,系統啟動失敗。用這個方法格式化硬盤,需要有相當大的耐心,因為命令運行后,會一個個用讀的方式檢查硬盤。格式化完成后,我覺得有必要檢查一下你的新硬盤是否有壞道,可能被壞道弄怕的緣故吧。
() [#page_#][#page_#]
現在你可以做#fdisk /dev/hda 了,然后用mke2fs格式化所有分區成ext2文件系統。如果硬盤中已經有分區,要快速全部刪除,則可做#dd if=/dev/zero of=/dev/hda ,馬上接ctrl+C中斷,然后分區表已經被清除。
注: 如果你用VA Linux 6.2.3,不需要做上面的rsh部分,還沒試過其它版本,相信Redhat Linux 6.2也不需要。
6. 復制前準備工作
假定你的分區為/boot 25M (/dev/hda1),SWAP 1G (/dev/hda2), / 4G (/dev/hda3)在為每個分區mke2fs和對交換分區做mkswap后做下面的mount工作。
|
注:如果你沒法在根目錄下創建目錄,重啟動一次再做,重啟動不需再拷貝A上的/dev/hda* /dev/sda*,因為你已經做過fdisk/mke2fs了。
7. 復制另一架機器A
打入下面的命令:
|
注:用來確保-不被bash shell解釋成別的字符。 如果你除了proc外還有一目錄不需要復制,如data目錄,則命令為:
|
8. 結束工作
|
更改相應文件如/etc/hosts,/etc/fstab,/etc/sysconfig/network,/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更改/etc/lilo.conf,***運行/sbin/lilo后重新啟動。
9. FAQ
a. 如果克隆后你的CDROM不能mount,檢查是否是復制后/dev/cdrom的符號鏈接鏈接到錯誤的設備,用dmesg檢查機器B上CDROM的設備名稱重新鏈接。
b. 如果你源服務器用的是IDE硬盤,而克隆后的服務器用的是SCS硬盤,則你需要設置。
/etc/modules.conf中的alias scsi_hostadapter aic7xxx (如果你的SCSI芯片類是這個) 然后運行mkinitrd創建映像文件,更新/etc/lilo.conf加上initrd=行,否則你不能正常從SCSI盤引導。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