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密:什么才是最好的企業Wi-Fi網絡
【51CTO.com快譯】每個企業都會遇到Wi-Fi網絡建設的問題,自然而然的,如何打造最好的企業Wi-Fi網絡也成了擺在各企業網絡主管和網絡工程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亞伯丁集團(Aberdeen Group)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提示了一流的企業IT部門在打造安全、可靠、普遍、易于管理的高性能Wi-Fi網絡時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亞伯丁集團(Aberdeen Group)是位于波士頓的一家技術及企業咨詢公司,它的一位無線及移動事務高級分析師Andrew Borg表示,在這項研究中得分最高的企業都在Wi-Fi網絡的覆蓋面和流量上有顯著增長,網絡故障時間大幅降低,這表明網絡變得越來越可靠,越來越值得用戶信賴。Brog說:“這些一流的企業團結一心把這當成公司的戰略資產來實施”。
這些企業不再把Wi-Fi網絡當成是基于ad hoc網絡管理的、有線網絡之外提供的額外便利,相反,這些一流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策略、技術和程序以達到性能和安全性上的大幅提升,從而實現一個擁有最佳吞吐能力的網絡。這些策略包括:
● 通過幾種可能的手段增強Wi-Fi的能力。
● 一貫地執行無線安全政策。
● 確定關鍵業務的無線通信流量。
來自受訪的143家公司的20%員工表示,這些策略對于用戶來說有不少的好處,這些好處包括:容易在更多地點訪問到公司的數據,提高了生產率,提升了客戶滿意度,更快的決策速度和更多的協作。
這份調查報告名為 “ Wireless LAN 2009” ,調查是基于廣泛的在線調查結合對某些受訪者后續的電話深入調查作出的。
一般來說,表現最好的那些網絡大多有集中的Wi-Fi管理,有無線入侵檢測/預防系統、為應用程序和用戶設計的帶寬限制和權限審查系統 ,還有為便于不斷設計和配置網絡配備的頻譜分析儀。
這些系統或產品每種本身都是另一個更大領域內某個完整計劃的一部分。在那些一流的企業那里,經常結合流程和規劃文件來使用射頻譜分析儀以充分利用它們,還用現場調查軟件(site survey software)來找出異常,確定故障點并計劃基礎設施應作的變化。 對他們來說,入侵防護系統更多地是用來作定期的安全漏洞評估、IT人員培訓認證,以及對用戶的安全意識教育。
據Brog說,這些相互關聯的積極措施使得一流的公司取得了顯著的改善,特別是跟那些零敲碎打,采取臨時性辦法的公司比起來。
Aberdeen的調研使用了兩種方法。一個框架確定問題、壓力和關鍵點的所在,然后進行鑒別并通過一系列的步驟和所需資源,緩解問題。第二個框架使用了一系列的績效指標把受訪者篩選到下面三組之一:一流(前20 % ) ,中等(接下來的的50 % )和末等(最次的30 % ) 。
”Wireless LAN 2009“揭示了Wi-Fi網絡的大量痛處,52%的受訪者都最為關切的一點就是當Wi-Fi的使用增加達到一定規模后引發的性能下降。過半數的人認為性能下降是由于很占帶寬的音頻和視頻應用,其余的人則認為這是由于流量總體來說都在增加。
37%的受訪者把企業給他們施加的提高員工生產力的壓力作為第二號痛處(pain point),Aberdeen把這一點歸因于當前的經濟危機以及要實現承諾過的移動網絡給企業帶來的成效。
3號痛處是Wi-Fi安全漏洞的威脅,31%的受訪者都提到了這一點。
研究發現這三個層次的團隊在Wi-Fi的部署上存在顯著差異。在過去的一年中,最好的那些團隊無線流量飆升了229 % ,中間水平的上升了114 %,最末那些則只有11 %的增長。同期內,表現最好的那些公司網絡正常運行時間或者說可用性增加了121 % ,中間檔次的有44 %的增長,最末等的只有6 %的增長。最后,最好的那些公司的設備無線網絡覆蓋率增加了201 % ,中等的是有60 %的提升,末等的則只有12 %的增長。
特別是,一流的企業把整個公司的Wi-Fi覆蓋率提升了15%,中等的是12%,最末等的是6%。在這三個檔次中,掉線頻率的下降幅度分別是15%,8%,9%。
據他們自己估計,“最終用戶體驗質量”分別提高了14 %,9 %和6 %。無線安全漏洞的失效頻率分別上升了10 %,3 %和2 %。
所以,我們想知道的就是表現最好的那些是怎么做到的?個中原因就在于各種策略,流程和產品,還包括WLAN最基本的一些技術。這些東西一起運作時似乎有一種累積放大效應,整體效果比各個部分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大。
同時謹記技術上的最佳實踐僅僅是一部分而非全部,下面這張圖表顯示了Aberdeen所分析出來的各個IT企業所投資的方向。數字代表了投資的比例。從各個百分比可以看出,表現最好的更傾向于投資到這些工具上。但是,Aberdeen的其它數據表明,他們也更多地通過程序、組織和知識共享來利用這些工具。
除了技術和產品,Aberdeen還列出了在其它領域內的最佳實踐,所有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入侵保護和用戶認證與下面這些是一起作用的:
● 通過一個集中的WLAN數據倉庫進行知識共享(數據倉庫也是許多最佳實踐的關鍵因素) 。
● 進行站點范圍內的安全漏洞診斷( 68 %的一流企業做到了這一點,相比之下只有59 %的中等和54 %的末等做到了這一點) 。
● 組織上的變化,例如IT安全培訓和認證(分別有64 %,43 %和42 %)和對用戶的持續的安全意識培訓(分別有68 %,36 %和30 %) 。
一流公司知道它們的網絡健康狀況如何,他們之中55%有RF頻譜分析程序(中等的只有35%,末等的這個數字只有30%),41%的還有用于生成性能報告的工具(相比之下中等和末等的分別是22%和12%)。
一流的企業傾向于保存分析和共享這些數據,把這些數據當作是不斷改進網絡,不斷提高網絡性能的基礎,以及網絡集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最好的那些企業里,41%擁有并共享一個集中的WLAN資料庫,32%都用文檔記錄Wi-Fi試驗過程中發現的最佳實踐,同樣有32%的企業進行帶寬升級的成本分析以”確定對企業的真正好處并作出明智的商業決策”來指引帶寬上的投資。
最后,第一等的企業中有55%都對服務臺的員工進行了Wi-Fi支持的培訓,但是在中等和末等中只有29%和18%。缺乏專業支持對任何規模的企業都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問題,網絡停機也隨之增加,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用戶的滿意度自然也隨之降低。
Borg表示,這些百分比的數字并不太能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最好的那些企業中有36%設定了程序所占帶寬的閥值,這比中等檔次的企業要多出64%,比末等的則要高出140%?!罢沁@些最終造成了一流企業Wi-Fi網絡的優異性能。 ”他說。
“我很驚訝,(第一檔的企業Wi-Fi網絡)在性能上優勢如此明顯, ”Brog說。他說: “他們明顯減少了(無線網絡的)停機時間,這也關系到無線局域網的成本和總體成本。 ”
這些一流的行為和方法還有一個好處。這些方法越是運用得當,產生的問題就越少。網絡故障減少就意味著更低的技術支持開銷,更高的用戶滿意度,更普遍更可靠的網絡接入,還有更高的生產率以及其它一些好處。
Borg表示這些都有助于Wi-Fi網絡移動性的增強,它不僅限于一小部分管理人員和這個領域內的專業人員?!氨M管經濟不景氣,但是對移動性的需求不會變”博格說。Aberdeen的研究發現在大規模和持續的經濟收縮的情況下,企業在Wi-Fi網絡上的投資從2008年3月到2009年3月增長了超過27%。
2008年十月的Clear Choice Test認為遷移到802.11n Wi-Fi是實現更高速,更大吞吐量和更廣覆蓋面的解決之道。將近80%的第一等,75%和60%的第二三等企業都部署或正計劃部署一些11n接入點。
但它提醒說單是用11n取代現有的有設備并不能使企業充分受益,除非它能結合其它方面的努力,在流程、組織、工具和知識共享上取得進步?!?/P>
Brog說:“看看你們現在有些什么,并著手進行優化.....這永遠都不遲 ?!?/P>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