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數據恢復中心連續三次獲得涉密資質認證
【51CTO.com 綜合報道】數據恢復直接接觸的是數據,如何保障數據的保密性一直是該市場關注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政府相機構,所要恢復的數據可能涉及到國家的機密,如果在數據恢復過程中,無法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可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因此,我國建立了涉密資質認證系統,只有擁有涉密資質的企業才可以對國家級的數據問題進行恢復和解決。國家信息中心數據恢復中心作為最早開展數據恢復業務的企業于2006年率先獲得了涉密資質。今年九月份,國家保密局又對國家信息中心數據恢復中心進行各項評估和審核,最終,該中心順利地通過了各項評估,連續三次獲得了國家涉密資質。
據國家保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新的管理辦法規定,涉密系統集成資質分為甲級、乙級和單項三種,并引入了評估機制。甲級資質單位可在全國范圍內承接涉密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業務,但是僅可承擔本單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統的系統服務和系統咨詢工作,不得從事其他單項資質業務。
乙級資質單位僅限在所批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行政區域內承接涉密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業務,并僅可承擔本單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統的系統服務和系統咨詢工作,不得從事其他單項資質業務。單項資質單位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但僅限承接所批準的涉密系統集成單項業務。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副主任葉紅說:“黨政機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數據作為載體有著無比的特殊性。數據恢復的特點是數據的“可見即可用”,如果在數據恢復過程中出現泄密情況,這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與危害。作為國家級的數據恢復中心,我們一直呼吁建立規范化的數據恢復市場,特別是涉密數據恢復市場的規范化。數據恢復的重點除了恢復數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對恢復的數據進行嚴格的保密。”
國家保密局在對數據恢復單位進行評估時,領先的技術、潔凈的環境、規范的服務以及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是獲得資質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國家保密局對于涉密數據恢復單位,更看重其嚴格的流程控制、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以及是否具有高度責任心的工作人員。葉紅認為,國家信息中心數據恢復連續三次被國家保密局授權為涉密數據恢復定點單位,既是對其軟硬件條件的認可,更是對其涉密數據恢復的流程控制、管理機制及專門的恢復工作人員素質的認可。
關于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DRS)是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事司和國家信息中心批準,在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信息安全處的基礎上,于2002年9月正式組建成立,下設網絡安全建設事業部、網絡安全服務事業部、公鑰基礎設施(PKI)研發事業部、DRS數據修復事業部、社會團體工作事業部和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
為了適應信息安全的需要,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在引進國際先進的數據修復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適合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據修復技術,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
自1999年以來開展數據恢復業務,硬件及磁盤陣列服務器數據恢復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2001年被原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辦公室定為計算機安全應急服務單位,2003年被國家保密局定為國家涉密數據恢復定點單位,2006年3月再次獲得國家保密局涉密數據恢復單項資質。2006年,成為國內首家具備電子數據司法鑒定資質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