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路由器配置實用手冊
思科路由器的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一些關于思科路由器配置的常用方法, 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企事業單位局域網接入INTERNET共享資源的方式越來越多。
就大多數而言,DDN專線以其性能穩定、擴充性好的優勢成為普遍采用的方式,DDN方式的連接在硬件的需求上是簡單的,僅需要一臺路由器(router)、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即可,但在系統的配置上對許多的網絡管理人員來講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下面以CISCO路由器為例:
直接通過思科路由器配置訪問INTERNET資源的配置
1. 總體思路和設備連接方法
一般情況下,單位內部的局域網都使用INTERNET上的保留地址: 10.0.0.0/8: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在常規情況下,單位內部的工作站在直接利用路由對外訪問時,會因工作站使用的是互聯網上的保留地址,而被思科路由器配置過濾掉,從而導致無法訪問互聯網資源。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利用路由操作系統提供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轉換功能,將內部網的私有地址轉換成互聯網上的合法地址,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戶可以通過NAT訪問到外部Internet.這樣做的好處是無需配備代理服務器,減少投資,還可以節約合法IP地址,并提高了內部網絡的安全性。 NAT有兩種類型:Single模式和global模式。
使用NAT的single模式,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可以將眾多的本地局域網主機映射為一個Internet地址。局域網內的所有主機對外部Internet網絡而言,都被看做一個Internet用戶。本地局域網內的主機繼續使用本地地址。
使用NAT的global模式,思科路由器配置的接口將眾多的本地局域網主機映射為一定的Internet地址范圍(IP地址池)。當本地主機端口與Internet上的主機連接時,IP地址池中的某個IP地址被自動分配給該本地主機,連接中斷后動態分配的IP地址將被釋放,釋放的IP地址可被其他本地主機使用。 下面以我單位的網絡環境為例,將配置方法及過程列示出來,供大家參考。 我單位利用聯通光纜(V.35)接入INTERNET的,路由器是CISCO2610,局域網采用的是INTEL550百兆交換機,聯通向我們提供了下列四個IP地址: 211.90.137.25(255.255.255.252) 用于本地路由器的廣域網端口 211.90.137.26(255.255.255.252) 用于對方(聯通)的端口 211.90.139.41(255.255.255.252) 供自己支配 211.90.139.42(255.255.255.252)供自己支配。
2. 思科路由器配置
en config t ip nat pool c2610 211.90.139.41 211.90.139.42 netmask 255.255.255.252 (定義一個地址池c2601,其內包含了兩個空閑的合法IP地址,供NAT轉換時使用) int e0/0 ip address 192.168.0.3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exit (設置以太口的IP地址,并設置其為連接內部網的端口) interface s0/0 ip address 211.90.137.2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exit (設置廣域網端口的IP地址,并設置其為連接外部網的端口) ip route 0.0.0.0 0.0.0.0 211.90.137.26 (設置動態路由) access-list 2 permit 192.168.0.1 0.0.0.255 (建立訪問控制列表) !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610 overload (建立動態地址翻譯)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 line vty 0 4 end wr (保存所作的設置)。
3. 工作站的思科路由器配置
要求使用靜態IP地址,在TCP/IP屬性中進行設置,并設置關網為192.168.0.3(路由器以太口IP地址),設置DNS為接入商提供的地址,瀏覽器等上網工具中無需作任何特殊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