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ndroid手機系統細節全解析
Google通過與運營商、設備制造商、開發商和其他有關各方結成深層次的合作伙伴關系,希望借助建立標準化、開放式的移動電話軟件平臺,Android手機系統在同行業真的可以站穩腳步嗎?
Android是基于Linux內核的軟件平臺和操作系統,是Google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機系統平臺,早期由Google開發,后由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開發。它采用了軟件堆層(software stack,又名以軟件疊層)的架構,主要分為三部分。低層以Linux內核工作為基礎,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應用軟件則由各公司自行開發。
以java作為編寫程序的一部分。另外,為了推廣此技術,Google和其它幾十個手機公司建立了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Android在未公開之前常被傳聞為Google電話或gPhone。大多傳聞認為Google開發的是自己的手機電話產品,而不是一套軟件平臺。
而由于上網本市場的日益火爆,不甘局限于手機平臺的Android操作系統也開始躍躍欲試,準備在X86平臺上大展拳腳。據Google官方公布,支持x86平臺的Live-Android項目0.2版本已經初步完成。現在已經開始提供LiveCD下載。用戶只需要從官方下載ISO,刻錄成光盤后重啟用光盤引導,即可感受Google的這款手機操作系統。
在我們等待Google Chrome操作系統之前,Android系統的LiveCD也許可以讓我們提前感受一下Google的操作系統。另外,這款系統也支持VirtualBox或微軟Virtual PC虛擬機,用戶完全可以在虛擬機中進行嘗試。
Android系統中雖然包含了kernel tree但是在編譯的時候完全用不到。事實上,kernel就是以prebuild binary(預先編譯好的二進制檔)的方式被加進最后產生的鏡像文件中的。對于這種做法。
在手機操作系統上沒有任何問題,反正要編譯什么功能都已經預先知道。然而對于X86平臺來說,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妥當。每個人的需求不相同,所需要的kernel也就不同。另外kernel的更新速度很快,尤其在X86平臺。因此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在編譯Android的時候加入kernel編譯。
并直接將編譯結果加入鏡像文件中。新版的源代碼加入了kernel編譯規則(build/core/kernel.mk),給X86預設的config存檔放在kernel/arch/x86/configs/android-x86_defconfig。在編譯過程中,會以這個config為主,產生kernel和對應子組塊。
Android 是Google開發的基于Linux平臺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在華注冊商標名為“安致”)。它摩托羅拉的首款Android手機CLIQ包括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 —— 移動電話工作所需的全部軟件。
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礙移動產業創新的專有權障礙,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開放和完整的移動軟件。Google與開放手機聯盟合作開發了 Android,這個聯盟由包括中國移動、摩托羅拉、高通、宏達電和 T-Mobile 在內的 30 多家技術和無線應用的領軍企業組成。
Google通過與運營商、設備制造商、開發商和其他有關各方結成深層次的合作伙伴關系,希望借助建立標準化、開放式的移動電話軟件平臺,在移動產業內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生態系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