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SIP協議詳解
對于SIP協議,我們應該有所了解。那么對于這部分的基礎我們再來詳述一下。也是我們學習SIP協議應用的一個鋪墊。這里就讓我們看看SIP協議詳解的具體內容吧。
SIP概述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al)稱為會話初始協議,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組織于1999年提出的一個在基于IP網絡中,特別是在Internet這樣一種結構的網絡環境中,實現實時通訊應用的一種信令協議.而所謂的會話(Session),就是指用戶之間的數據交換.在基于SIP協議的應用中,每一個會話可以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內容,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數據,也可以是經過數字化處理的音頻、視頻數據,還可以是諸如游戲等應用的數據,應用具有巨大的靈活性.
作為一個IETF提出的標準,SIP協議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其他各種廣泛存在的Internet協議,如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等,和這些協議一樣SIP也采用的基于文本的編碼方式,這也是SIP協議同視頻通訊領域其他現有標準相比***的特點之一.
SIP協議的提出和發展,是伴隨著Internet的發展而發展的,到目前為止它走過了一下幾個階段:
n1996年首先出現了SIP的概念,這時SIP的主要應用是針對Internet上的各種文本應用,如電子郵件、文字聊天等;
n1999年3月,ITEF的多方多媒體會話控制(MMUSIC)工作組提出了RFC2543建議,供各廠商和機構討論;
n1999年9月,SIP工作組從MMUSIC中分離并獨立出來,成立了SIP工作組,并與2000年7月發表了SIP的草案;
n2002年6月,ITEF的SIP工作組又發表了RFC3261建議,以取代RFC2543.
由于網絡環境以及相關多媒體技術的不足,在SIP協議***提出的時候,僅僅針對各種文本應用,隨著技術的發展,并通過和IETF中IP電話工作組(IPTEL)、IP網中電話選路(TRIP)工作組等兄弟工作組配合工作,在SIP協議中大大加強了對多媒體通訊的支持.
由于Internet的飛速發展,在最近的兩年時間內,SIP已經開始被ITU-T SG16、ETSI TIPON(歐洲標準化組織),IMTE等各種標準化組織所接受,并在這些組織中成立了與SIP相關的工作組.特別是作為ITU-T SG16主要成員,在多年發展H323應用的基礎上,針對SIP應用在視頻領域的特點,提出了SIP的應用指導,并推出了相應的SIP協議棧,使得ITU的成員實現了這兩種協議之間的互通性.
SIP協議詳解:SIP系統基本組成
按邏輯功能區分,SIP系統由4種元素組成:用戶代理,SIP代理服務器,重定向服務器以及SIP注冊服務器.
lSIP用戶代理:又稱為SIP終端,是SIP系統中的最終用戶,在RFC3261中將它們定義為一個應用.根據它們在會話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又可分為用戶代理客戶機(UAC)和用戶代理服務器(UAS)兩種.其中前者用于發起呼叫請求,后者用于響應呼叫請求.
lSIP代理服務器(SIP Proxy Server):是一個中間元素,它既是一個客戶機又是一個服務器,具有解析名字的能力,能夠代理前面的用戶向下一跳服務器發出呼叫請求.然后服務器決定下一跳的地址.
l重定向服務器(Redirect Server):是一個規劃SIP呼叫路徑的服務器,在獲得了下一跳的地址后,立刻告訴前面的用戶,讓該用戶直接向下一跳地址發出請求而自己則退出對這個呼叫的控制.
lSIP注冊服務器(SIP Register Server):用來完成對UAS的登錄,在SIP系統的網元中,所有UAS都要在某個登錄服務器中登錄,以便UAC通過服務器能找到它們.
SIP用于視頻通信的優勢與問題
由于SIP協議與H.323協議族都基于分組交換網絡,而當前分組交換網上最成熟的視頻通信系統都基于H.323協議族.所以使用SIP協議的視頻通信系統不可避免地需要和H.323系統比較來得到優勢與不足.雖然SIP協議和H.323協議族并不是誰替代誰的競爭關系,但是通過比較得到的優勢和不足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同的條件下作出更恰當的選擇.
協議功能模塊比較
SIP協議功能模塊中用戶代理等價于一個H.323的終端(或者分組交換網絡側的網關),SIP服務器則等價于H.323的網守.另外,SIP類似H.323中的RAS和Q.931協議,而SDP則相當于H.245.在IETF的SIP體系結構中,媒體流的承載采用了RTP協議,這是和H.323一樣的.所以,H.323與IETF的SIP主要的不同在于呼叫信令和控制是如何實現的.
基本呼叫的建立和拆除
H.323第二版的呼叫建立是基于可靠的傳輸協議-TCP協議,所以呼叫建立需要兩個連接階段:TCP連接建立和呼叫連接建立.而在H.323第三版,支持TCP和UDP,因此簡化了呼叫建立過程.SIP的呼叫建立類似H.323第三版的處理過程,使用INVITE信息包.呼叫拆除的過程與呼叫建立相反,主叫和被叫都能拆線,H.323協議采用RELEASE COMPLETE,SIP協議采用BYE.
呼叫控制業務
SIP和H.323都支持呼叫保持、呼叫轉移、呼叫前轉、呼叫等待、電話會議和其他補充業務.以呼叫保持為例:H.323定義了近點呼叫保持和遠點呼叫保持兩種保持業務的場景.網守僅僅透明地傳送SS-HOLD.而SIP實現同樣的功能,只要向需要呼叫保持的一方發送一個更改了SDP描述的INCVITE命令即可.更改的SDP描述段僅將媒體發送的目的地址變為空<0.0.0.0>,而其他的內容不變.收到該用戶的UA,讓呼叫保持,直到有新的INVITE到來為止.
SIP協議詳解就到這里了。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