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謀士西游記:揭秘美國Tech•ED 2011
原創【51CTO獨家專訪】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的7名各有所長的謀士獲得了微軟提供的免費參加美國Tech•ED2011全球技術盛宴的機會。在大會上,幾位幸運的謀士了解到了微軟最前沿的技術,并與美國專業人士交流,共同探討當前技術趨勢。近日51CTO采訪了幾位謀士,分享他們在美國Tech•ED 2011的所見所聞。
最專業謀士蘇繁:微軟云計算拓展企業級應用
蘇繁在博客里圖文并茂詳細記錄了這次美國行,他評價道:“國內的Tech•ED已經很好,由于美國的Tech•ED是主會場,場面更宏大、技術更全面。”作為最專業謀士,蘇繁把學習精神發揚到底,他告訴記者:“Microsoft Deployment Toolkit 2010(MDT2010)和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 2011(SBS2011)都是我很關注的產品,對于我目前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大會網站還提供有課程的視頻和PPT,回國后可以再認真學習!”
蘇繁特別感興趣的還有ndows MultiPoint Server 2011,這是一種將一臺電腦分成多臺使用的解決方案,每人只要有一個鼠標、鍵盤、顯示器就可以同時使用一臺電腦,而且無需特殊的硬件支持。在這次Tech•ED的Windows MultiPoint Server 2011 展臺上,蘇繁終于親身的體驗這款產品,并且了解到一個非常好的消息。“Windows MultiPoint Server 2011只需一臺多顯卡的PC和一個USB Hub 即可實現一機多臺使用,極大簡化硬件方面的投入,但是由于 USB Hub 并未提供音源接口所以無法將聲音傳遞到每個終端上。據說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包含音源接口的 USB Hub,如果使用包含音源接口的 USB Hub即可傳遞聲音!”
這次大會的主題主要是關于云計算,對此蘇繁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微軟的產品技術通用性非常強,很多產品都適合國內的企業。“微軟的技術是可持續化發展,產品升級后,微軟會提供很平滑的過渡和豐富的遷移資料。微軟在云計算前期基礎建設上,郵件系統,在線存儲實際上已經非常完善,為云計算在中國落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多產謀士楊帆:現場 RFID收集用戶信息
最多產謀士楊帆是一個關注細節的“IT男生”。他發現盡管美國Tech•ED會議規模是國內的兩倍左右,但依舊非常注重了解參會者的用戶信息與需求。他告訴記者:“參會者的胸卡,都是RFID無線標牌,大會通過這個標牌直接收集參會者的信息,感興趣的技術以及聯系方式,這是與國內很多活動都不同的。在展臺的講師,都會細心準備一個白板,為每個參會者講解所關心的問題。基本上每個展臺都會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之后會在下一代產品中改進。”
這次美國Tech•ED大會,楊帆比較關注微軟在Windows服務器和客戶端方面的新技術。他注意到,很多在單機上廣泛使用的技術都朝著遠程和網絡化方向發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微軟診斷與恢復工具集,以前專門用于單機故障的診斷和恢復,在下一個版本中,微軟增加了遠程的特性,讓企業的IT人員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對遠程計算機進行診斷和恢復,非常方便。
云計算、Windows Phone 7和Kinect也都在楊帆的關注之列。“云計算應該是微軟未來幾年的重點戰略,Windows Phone和Kinect則是微軟在消費電子領域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Windows Phone 7帶來了全新的用戶界面和手機操作體驗;對于喜愛游戲的用戶來說,Kinect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游戲控制方式,無需任何手柄只靠身體動作就能實現游戲操控的想法非常有創意。”
最富有謀士李韜:定位向是程序員發展關鍵
最富有謀士李韜在旅途中還分享了一段關于微軟的小故事:當年微軟總裁在一次私下溝通時,發現一些微軟技術的愛好者更為理性的了解微軟產品性能與定位,于是產生了設立一個微軟技術的MVP群體的想法,而如今這些愛好者或多或少地從事著與微軟發展有關的事業。李韜把這次參加Tech•ED的經歷比作是一次旁聽生的臨堂,他幽默地表示:“榮幸的是人生中經歷過微軟Tech•ED。”
李韜還心細地發現,這次Tech•ED大會的講師基本集中在美國本土,只有五六個來自于加拿大,少數是美洲地區,而亞洲講師只有是來自印度的三位講師。對于沒有華人講師出現在美國Tech•ED大會上,李韜表示遺憾,并期待中國開發者將來可以在美國Tech•ED大會上分享中國的技術。
在幾位謀士中,李韜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幾年前他曾從事于基于PHP的BS結構開發工作,后來轉向了管理。他認為自己現在不算嚴格意義上的IT專業人士,技術開發只是他的業余興趣。李韜把他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我一直認為程序人員不止是一個功能的實現者,他應該是一個商業嗅覺敏銳的商人、一個項目推銷員、一個自信的掮客。技術人員往往在入職前幾年沉浸在作品的自豪感之中,但很快發現,一個優秀的商業項目依靠一兩個核心技術人員是無法實現的,項目的效率提供來自于項目組的管理與溝通,所以技術開發應有一個全方位的視野,不只是屏幕上顯示的代碼之內。”
李韜對技術愛好者提了兩點建議:“一要從愛好學起,如果沒有愛好就不能深入學習。嘗試做些東西,即使很粗淺,都是前進和進步的動力。第二基本上要定位準確,掌握好自己未來發展方向,要有一個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