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云計算背后能有幾多愁
五年前,“云”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亞馬遜和其他廠商都在嘗試。如今,整個業務都采用多種不同方式,在云基礎設施上運行。業務不該完全“在云中”,現在常見的做法是用云基礎設施擴展和提高計算的能力,可用于企業的基礎設施到開發、測試和客戶的管理。我們可以在云中做任何的事情!很廉價!是的,我們可以,但是一定要小心。
云計算,即使內部使用,也會產生新的問題,需要新的管理技術,實現它所承諾的高性價比可擴展性。這章會介紹一些軟件開發、測試技術和成本問題。
說“是”之前,要計算資源
可以使用大量資源聽起來很誘人。當問到“我們需要硬件嗎”,每小時才幾分錢,而不是數百或數千美金時,很容易說“是”。這太容易了!在月底結算時,意外發現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成本。另外,計算能力可以構建或執行測試,并不意味我們有人或者經驗去做它。可悲的是,云計算并沒有在一天之中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時間。
所以,在我們對一個項目或者測試說“是”之前,需要考慮如何管理這些資源。要確保所有傳統的資源管理計算仍然適用。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有沒有人來設計并構建項目?
(2)有沒有人來分析結果?
(3)團隊做這些會得到什么樣的回報?
(4)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硬件、軟件和數據,它可用嗎?
資源計算不僅幫助我們確保可以找到人和時間來構建、運行項目,我們還可以準備處理結果。如果在運行測試和分析之前,沒有去分析結果,這顯然是不好的。就像是說,“小伙子,我希望在生產環境中不要發生沒有處理的結果!”
云計算改變項目成本
另一個要考慮的事情是,用云計算改變項目成本。替代數據中心的物理硬件成本,通過所用的硬件(真實或者虛擬的)、需要的硬件和軟件、系統的數據流的總共時間,很容易算出成本。以成本效益方式使用云資源,意味著只使用你需要的硬件,只要你需要,就可以傳送數據。在你深入一個項目之前,應該能夠回答這些問題:
(1)需要多少硬件?
(2)要如何迅速并正確的安裝額外的軟件?
(3)在項目中,我需要什么樣的資源,在項目結束后,我要保存哪些東西?
(4)需要什么樣日志、系統信息、二進制文件和測試數據?我能避免什么?
(5)需要多少管理費用,必須要有什么類型的服務等級協議?
當使用云計算環境時,從基本建設費用(大的前期投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貶值的資產,每次使用的***費用)向業務費用切換(很小或者不計成本,沒有貶值,但是要按使用付費)。因此,機器的利用率可以優化。因為我們專門為它支付,使安裝、部署更快的轉換,直接節省成本。讓機器運行,我們可以得到日志,以后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成本。在自動部署和采集日志上投資,系統信息可以提供一個有形的、直接的收益。
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需要,也設計到成本的因素。瞬態測試與長期內部開發項目不同,云提供商和服務計劃要響應。不同的云提供商提供了不同類型的服務,從備份到負載均衡,跨時區的正常運行時間保證。只為你需要的付款。
好消息是,云計算、基礎設施比以往有更好的擴展性。壞消息是去管理可擴展性。好消息是你所使用的技術還可以用——你必須確保使用它們。考慮的資源——人力和機器。要考慮如果有效地使用它們。現在,你可以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便宜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