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廣告,從站長到App開發者的輪回
原創【51CTO專稿】2000年代前后,是草根站長的年代。
2010年代前后,是app開發者的年代。
如果說站長年代還是互聯網的石器時代,那么app開發者時代至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青銅時代。大量的數據(包含大部分的信息和一小部分的知識)以數字的形式被生產和存儲,整個社會對信息索引、歸類、分析、推薦服務的需求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從門戶網站,網站目錄,搜索引擎到社交網絡,在傳統的框架中無法被歸類的信息逐漸以新的方式變得有序起來,但在洪流一般的信息量的沖擊之下,當前的技術能夠提供的服務仍然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從2002年左右開始,萬維網開始從蠻荒狀態進入正規軍時代,商業化逐漸成為這個領域的主導力量。早期的互聯網商業市場是一灘渾水,從騙用戶電話費到攻擊服務器收取保護費,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不過經過時間的洗禮,最后剩下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基本上只剩下了廣告,游戲和電商。
輪回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啟,就仿佛一場歷史的輪回。蘋果App Store誕生之后發生的很多事情都讓我們回想起2000年代初的一些老故事,只不過,主角從站長變成了開發者,戰場從搜索引擎轉移到了App Store。月入幾十萬的故事成為了業界流傳的勵志傳說,越來越多的人們涌入這個市場,越來越多的人抱怨這個領域越來越難賺錢。很多人都知道移動互聯網遲早會經歷一場跟當年類似的互聯網泡沫,但他們又想在泡沫破裂之前進入這個領域,嘗試抓住一些機會。
互聯網廣告市場也同樣在經歷一場輪回。2005年,互聯網廣告還是一個剛起步的業務;到了2010年,這個業務已經占據了整個廣告行業5%的市場(數據來自艾瑞)。移動互聯網廣告在之前的基礎上,發展更加快速:根據eMarketer的預測,2012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將達到64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有20多億,中國市場也有將近兩億;單單是Google,就在今年10月表示自己的移動廣告營收已經合計超過了80億美元。
在北美,移動廣告領域的老大仍是傳統互聯網廣告領域的老大,Google:
(數據來源)
北美地區的廣告渠道有非常細的分工:以廣告聯盟為代表的廣告投放平臺只不過是整個廣告產業鏈的一部分,從廣告主到消費者之間,數據交互會經過廣告投放平臺(Ad Network/DSP)、廣告交換平臺(Ad Exchange/SSP)、以及媒體網絡,不同的層面涉及到廣告檢索、用戶定位、投放算法、廣告計價等不同的工作。雖然諸如Google這樣的企業會通過AdWords,AdSense,DoubleClick和AdMob等一系列產品線在各個層面圈地,不過就整個北美市場而言,每個層面都有很多家企業在做,有很多家在細分領域做的非常細致。
(圖片來源)
做的細致有很多好處,因為術業有專攻,細分領域的個性化發展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創意,讓投放更加精準,廣告內容更貼近用戶的品味,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加長遠的發展。
而國內的移動廣告市場,則一如既往的帶有濃重的中國特色。移動廣告領域已有的公司,如友盟、多盟、有米等等,無不是身兼多職,app聯盟、分析工具、廣告主聯盟都是一手包攬著做。
這時,百度也已經做好了占領移動廣告市場的準備。
百度聯盟在傳統互聯網時代一直是站長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早期在百度與Google爭奪流量的時候,很多站長都從百度聯盟獲得了不小的收益,同時百度聯盟自身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廣告平臺。在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之后,整個市場的壟斷格局已成,成為弱勢群體的站長們再想通過百度廣告聯盟掙錢就困難多了。
而現在,App開發者們在國內市場仍然是各方爭奪的對象,此刻進入市場,仍是好時機。
App開發者
正如同當年的站長不單純是WebMaster字面意思上的網站維護人員一樣,App開發者也不單純是做開發的碼農,而是集合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產品運營等一系列技能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他們的背景、性格各自不同,各方面的能力也各有差異,但是“有能力開發App”這一技能,將他們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
與當年的草根站長們不同的是,App開發者們往往受過更加良好的教育,視野也更加廣闊,他們懂得學習各方面的信息。
“我們越來越多的發現,開發者對數據的認識提高了。”
百度移動統計高級產品經理高代鵬先生這樣對筆者描述道。
2012年10月27日,百度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百度開發者俱樂部活動。這是繼百度技術沙龍、百度開發者大會之后,百度針對開發者群體籌劃的又一個線下活動系列。第一屆活動的主題是移動統計和移動變現,這兩個產品線是在今年3月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其中移動統計產品到10月29日剛剛發布了其3.0版本的SDK,同時也發布了根據移動統計數據制作的應用統計報告。
“目前,已經有三千多個app上部署了我們的移動統計SDK,覆蓋的終端數量超過了6000萬臺。”
高代鵬先生還表示,相比其他的統計平臺,百度移動統計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數據的安全性,絕不會刪除數據的承諾,以及5個9的高可用性。
俱樂部活動當天,百度還邀請了天天創新和掌上飛魚的開發者過來分享,說到選擇百度移動統計和廣告平臺的原因,除了百度本身的品牌之外,主要有兩點:1、收益率高;2、百度的技術和產品實力。
百度的技術實力,這一點是沒什么可以懷疑的;在一段時間內,起步稍晚的百度會通過比其他競爭平臺更優厚的條件吸引開發者加入自己的平臺,這點也是不用懷疑的。對于App開發者而言,如果你的目標市場在國內,同時你自己不打算做統計、廣告、平臺類的服務,那么百度的移動廣告產品線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歷史會重現嗎?
未來的發展
中國總是沒有穩定的生態系統。一個現象火了,平臺建設了起來,人們一窩蜂的趕過去,沖在前面的揮霍著資源,跑的慢點的揀點殘羹剩飯,過不了三五年,就是場終人散,剩下一兩個巨頭屹立在這個領域,建立起高高的圍墻。
無論是站長還是開發者,大家太習慣思考三五年,甚至一兩年之內的事情,焦躁的從一個地方奔流到另一個地方,在無數淘金者們踩過的沙地上尋找可能被漏掉的一點金子,卻沒有想過為淘金者們做牛仔褲也可以成為一項長久的業務。
一個猶太人到了地方,建立起一座加油站;第二個猶太人來了,開了一家餐廳;第三個猶太人來了,開了一個超市。即使是在人稱沙地上建堡壘的互聯網行業,生態環境的建立也是一樣的道理。無論中國是個多么特殊的市場,市場終歸是要細分的。現在的Android開發者,在國內上線一個應用要投遞給幾十家應用商店,這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是極大的消耗。
移動廣告市場,也是同樣。開發者需要選擇,但并不需要那么多選擇。根據百度移動產品管理部高級商務經理徐鳴驥的描述,他們的期望是先培養用戶,再建立生態系統,最后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變現平臺。要達到這個目標,僅僅靠百度自己,或者其他一個巨頭自己,是無法實現的。
市場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希望在App開發者的時代,我們能看到更多輪回之外的創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