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Google數據中心從保密向透明的轉變
13日的Phonix 7 X 24小時交流會上,Google數據中心運營部總監分享了搜索巨人在這7年內數據中心的戰略演變。從他的講話中了解到一個瞠目結舌的變化,也是該公司的一個先進思想:數據中心不應該是一個保存服務器的地方,它本該就是臺計算機!
Google數據中心副總監Joe Kava,以數據中心歷史上的7年開始了他的講話。首先,看一下時間軸:
2005:Google開始在數據中心中使用集裝箱將IT硬件集成到數據中心空間中。
2006:Google建立了自己特色的數據中心,將硬件從集裝箱移植進了自己設計的數據中心。
2007:Google通過“modular at scale”讓其供給鏈支持更優的成本效益規則并實現數據中心的快速構建。
2008/2009:Google使用和共享了一些類PUE指標和最優方法。
2010:Google投入了再生能源的研究,并在該領域的開拓上投入了10億美元以上資金。而在2012年他們收獲了260MW的再生能源。
2011:標準化的一年 —— 數據中心遭遇ISO和OHSAS認證。

2012的主題是透明!
Google分享7年的數據中心戰略的這種做法在把秘密作為慣例的數據中心領域中是非比尋常的。舉個透明的例子:Google分享的數據顯示,其從事數據中心機械系統的改良已經超過4年之久,減少了電力和冷卻系統中42%左右的能源消耗。
2008年第三季度,Google所有數據中心的電力和冷卻系統每100瓦特IT負載需要使用21瓦特能源;但是在同年的第二季度100瓦特的IT負載只使用12瓦特能源。在數據中心產業中,我們會把這種現象稱為PUE 1.12。
經過7年的數據中心開發,Google分享了它對模塊化的憧憬:通過成本效益設計縮減數據中心的工期。6年前Google需要16個月去完成亞特蘭大數據中心的建立,而現在Google可以把這項工作的工期縮減到以月計算。

數據中心的內部看起來很普通,因為Google會根據一個周期(短至七年)的IT總成本彈性和有效率的進行資源分配。這是使用會計學折舊細則控制資本輸出去構建數據中心、IT硬件及運營支出。然而對比與數據中心在27年內的折舊,這個老數據中心能擁有生命周期是不同尋常的。而Google數據中心物理設施的更新,與那些需要用最先進工具做產品創新的制造商對工具的更新一樣迫切。
然而最令人吃驚的是來自一個數據中心供應商的講述:如果你提供再生能源選項,那么不管溢價(與普通的對比)有多低,都不會有客戶選擇。但是Google深思熟慮后還是做了環保的選擇,分享了最優方法并將其作為優先的持續性戰略。

Kava的演講使用了超過45張幻燈片,深入的解析了冷卻系統和水的利用。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可以看一下Google覺得水比風扇更有效率的報告。以及相關的Google利用水資源冷卻其數據中心。
Google通過把擁抱透明作為其數據中心產業的一部分為數據中心產業的轉變添上隆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