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稱用戶數突破4億 在華或失掉先發優勢
大橙色“4億”,這個logo現已成為UC高管和公關的統一微博頭像。
這種興奮溢于言表。12月13日,UC優視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的AppFest上宣布,截至2012年12月初,UC瀏覽器的全球用戶已突破4億大關,繼續領跑全球移動瀏覽器市場。
UC優視公司CEO俞永福在會上表示,UC優視公司能夠持續領跑全球移動瀏覽器市場,也得益于UC在中國和海外用戶的高速增長。他還提出將在五年內使UC瀏覽器的全球用戶突破10億。
“中國和印度貢獻了這4億用戶中的最龐大的一部分。”UC公關負責人劉磊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在國內市場上,UC瀏覽器Android平臺月活躍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同時印度市場也增速明顯,她說,UC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已突破了25%,成為UC目前在海外***的區域市場。
雖然早在2004年,UC就介入瀏覽器市場,這也使得其積累了很大部分用戶。不過,手機瀏覽器市場的競爭還遠遠沒有穩定格局。
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QQ瀏覽器、UC瀏覽器及歐朋瀏覽器(含Opera)分別以40.9%、33.5%及14.3%的比例占據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累計賬戶份額前三名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QQ瀏覽器2009年才誕生。
“UC***的優勢就是做得早。早期UC瀏覽器確實是速度快、省流量,用戶體驗比較好,但進入智能機時代,產品體驗有下滑,目前來看已沒有優勢。”易觀國際分析師劉鵬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多國發力積累4億用戶
“4億用戶中,中國占到1.5億左右。”劉鵬分析說。
在 中國UC的幾年積累可圈可點。2004年8月,UC優視在全球***將服務器、客戶端混合計算的云端架構應用到手機瀏覽器領域,使很多手機用戶***實現了手 機上網。2011年6月,UC優視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全新手機瀏覽器內核——U3,新一代U3內核能將頁面流量壓縮超過60%。2012年6月,UC瀏覽器 正式成為中國移動獨家定制瀏覽器。
劉磊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在中國,UC瀏覽器一直占據著第三方瀏覽器市場超過50%的份額。
印 度市場作為新市場同樣增長迅速。2011年11月,UC優視正式在印度新德里建立***個海外運營平臺,并相繼組建了市場和產品團隊。劉磊稱,過去一 年,UC瀏覽器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由11%穩步提升至目前的25%以上,且俞永福也提出“2013年拿下印度***”的市場目標。
除了印度市場,2012年9月,UC還在美國硅谷設立了第二個海外運營平臺,正式進軍北美市場。
“從功能機時代,UC就開始做瀏覽器,他們有一批規模比較大的老用戶和年紀比較高的用戶,UC還做手機游戲平臺,因此也有部分手機平臺用戶。”劉磊說。
4億用戶是個大數目,但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前景顯然不止4億市場。歐朋公關總監高偉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越來越蓬勃,作為手機上網的入口,手機瀏覽器的市場將會加速擴大,競爭也更激烈,我們很看好手機瀏覽器未來的發展。
UC失掉先發優勢 百度騰訊爭搶市場
2009年,QQ手機瀏覽器面世,2011年6月百度手機瀏覽器正式上線公測。雖然顯得稚嫩,但一點都不弱小。
據 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2年***季度手機QQ瀏覽器、UC瀏覽器及Opera歐朋分別以40.2%、38.3%和11.7%的比例占據中國第三方手機瀏 覽器活躍用戶市場份額前三。到了第二季度,手機QQ瀏覽器、UC瀏覽器及Opera歐朋的市場份額依次是40.3%%、37.4%和11.6%。QQ瀏覽 器保持了首位的成績,且份額在增加,而UC份額則少了近1%。
這種局面將會很快被打破,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搶奪者不斷介入。公開數據表示,推出僅一年多的百度手機瀏覽器用戶數已經突破3000萬,市場占有率迅速達到5%。
UC自身實力顯然不如騰訊和百度,且要面臨歐朋、海豚等兇猛追趕。高偉表示,歐朋在推出之后短短幾個月內便躋身國內第三方瀏覽器市場前三的位置,今年三季度以13.8%的活躍用戶份額牢牢占據第三的位置,領先第四名12個百分點。
高偉同時表示,憑借母公司Opera的技術優勢和天音的渠道積累,歐朋在產業鏈上有三星、索尼等手機廠商以及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廠商的良好關系。
除去對手的兇猛,UC自身的內容和產品的不足更值得憂慮。“UC***的短板是在內容方面,還有產品的用戶體驗方面,UC沒有優勢。”劉鵬說。
手機瀏覽器已經朝著平臺化發展,在瀏覽器上一站式登錄,一站式服務,包括游戲、閱讀、音樂等是未來瀏覽器的趨勢,“平臺化的發展使得支持其發展的內容和服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像騰訊、百度都有自己的資源,相對于UC都有一定優勢。”劉鵬認為。
高偉表示,未來手機瀏覽器應該會朝著更智能和更純粹的方向發展,即為用戶提供更符合個人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服務和內容引導,在移動設備上***地滿足用戶最基本的瀏覽需求。
這也意味著,速度比拼年代已經過去,拼服務、拼用戶體驗才是以后的方向所在,而面對騰訊和百度這樣資源豐厚的對手,UC未來的道路顯然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