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再出發“:融出新未來
2013年是三網融合進入全面推廣的一年,回顧此前兩年多的發展,三網融合也取得了一些進展。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合并,成立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消息出來,業界對三網融合的發展也是充滿期待。
同時,對于廣電業而言,今年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進入三網融合推廣階段,廣電業如何抓住機遇,完善網絡基礎設施,開辟新業態,和電信企業形成充分的競爭,有效推動三網融合的實質性發展,是廣電業應該認真思考和付諸實踐的。
三網融合新變局
按照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2010年至2012年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初步形成產業格局,三網融合在2013年結束試點,進入全面推廣階段。日前,隨著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合并的方案出臺,同時,傳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以下簡稱中廣網絡)于近日掛牌的消息,業界對三網融合的熱情又再度高漲起來。如何推廣和全面實現三網融合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3月10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不再保留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
日前,有媒體報道,據接近廣電總局人士透露,中廣網絡的領導班子將于最近幾日確定,并將在內部通告,中廣網絡正式掛牌或將塵埃落定。在去年10月25日,國務院對廣電提交的中廣網絡組建方案作出正式批復,文件指出同意組建中廣網絡,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
這一系列的政策和廣電的動向影響著三網融合的產業的新格局發展,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總編吳純勇認為,中廣網絡的成立以及后續發展情況直接影響到三網融合產業格局,第四大運營商與現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市場較量是2013年三網融合的看點之一。
今年,廣電展的主題為“新融合、新媒體、新發展”,三網融合的發展也隨著政策的變動而影響著整個產業格局。但不論從政策層面還是用戶角度來看,三網融合的發展都是勢不可擋的。
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近兩年內三網融合業務取得了一定進展,IPTV業務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電視的發展,網絡視頻的發展。電信業務和廣電業務已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據數據顯示,自2010年1月拉開序幕起,三網融合2012年展開第二批試點,共54個城市,覆蓋約3億人。兩年間,三網融合已經積累了約4億網絡視頻用戶,近2200萬IPTV用戶以及1.2億到1.6億數字電視用戶,有超過1億人通過手機收看視頻。另外,2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超過1.4億戶,新增光纖到戶數超過2300萬,雙向網改覆蓋用戶超過8000萬。
隨著三網融合的進一步推廣,iptv、ott、基于云的視頻服務等業務將迎來更大的機遇。此前北京聯通IPTV業務也悄然推出,IPTV作為三網融合業務發展的最大切入點,取得了更大的進展。而國家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合并,播控權的問題將得到解決,也不再受阻于廣電體制,這將直接推動三網融合的發展。
另外,隨著廣電NGB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廣電網絡的各項標準化工作也逐步敲定,并顯露出多項發展契機。而云計算技術是三網融合形勢下廣電系建設NGB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實現云計算技術在廣電行業的落地至關重要。廣電的業務已經開始實現云化發展,同時也在搭建基于云技術的開放業務平臺。通過云計算向終端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推動三網融合的發展。
面對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嚴峻的挑戰和困難。在全國廣電運營商的數量規模之多,結構復雜,并涉及到各方利益博弈。
2010年初,國家廣電總局曾提出2010年底基本實現“一省一網”的目標,不過當時并未完成,此后,“一省一網”時間表推遲至2012年底。
據悉,截至2011年,全國仍有近11個省或地區未完成省網整合。到2012年底,仍有部分省網公司沒有完成,由此看來一省一網的目標實現完成并不是很理想。業內人士認為,45億元的注冊資本很難整合廣電目前諸侯割據的局面。即便正式掛牌,要真正開展業務經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何去整合分散的市場,解決資金缺口問題,以及面對復雜的利益結構,盤活整個市場都是面臨的問題。三網融合的發展也是前路漫漫多荊棘。
同時,在業務運營模式方面,目前并沒有一個清晰的運營模式,還處于培育發展的階段,如何實現市場化發展,找到適合的運營模式也是下一步需要重要探索的問題。在用戶體驗方面,也需要更進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