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重返中國為何與京東走在一起?
在醞釀了一年之后,京東的跨境電商業務終于揭開了面紗,這項被稱為“全球購”的平臺首批上線商品超過15萬種,品牌數量超過1200個,商鋪超過450家,涵蓋母嬰用品、食品保健、服裝鞋靴、禮品箱包等眾多品類。
在跨境電商業務上,天貓、亞馬遜甚至聚美優品等都已經先于京東上線,不過受限于流程與監管以致假貨等問題叢生,京東希望用B2C商城業務上賴以多年的正品行貨概念、以及獨特的自采自營+商家入駐的兩種模式,來主打全球購品牌。
此次京東上線全球購平臺,京東與eBay的合作成為***亮點。在眾多跨境電商平臺中,eBay為何單單選擇了京東?兩者結合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eBay借京東重回中國
10年前,正是eBay中國的公司eBay易趣與淘寶爭搶中國市場的時候,也是大規模中國網民被灌輸“網上購物”概念之時,不過后來由于內外部多重原因,eBay在國內銷聲匿跡了。
這次在京東全球購平臺上線“ebay海外精選”頻道,算得上電商老兵eBay的一次回歸——成立整整20年的eBay目前是在美國僅次與亞馬遜的電商平臺,市值超過600億美金,早期主打的C2C的業務模型與網上拍賣的獨特模式***了諸多后起公司。
此次重返中國,選擇京東有眾多必然因素。京東作為***的B2C電商平臺,有近1億的活躍用戶,消費能力和潛力巨大,海外商家得以***范圍的接觸中國消費者,實現后期精準營銷;同時京東整合自身資源推廣海外商家,實現***化的曝光,提升在中國的影響力。
京東除了把eBay的優質的商家、優質的商品引入中國,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外,也與eBay探討更多層面的各種優化解決方案,實現更多的合作。相信未來,消費者會獲利更多。
eBay為何選擇此時入華?
據悉,從2012-2015年,我國的跨境電商迅速發展,消費需求不斷增大,海外購物進入千億級市場。即使如此,跨境電商仍未到達紅海競爭階段。未來三五年后,它可能會形成一個萬億的市場規模。
2014年7月,海關總署的〔2014〕56號公告明確規定,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跨境交易的進出境貨物、物品范圍,以及數據傳輸、企業備案、申報方式、監管要求等事項。這一規定徹底掃除了跨境電商業務操作中的很多灰色地帶,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帶來諸多政策紅利。
如果說京東的本地化優勢、成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與物流是eBay重返中國的“地利”因素,那么國內政策紅利則是讓eBay占盡“天時”,迅速增長的海外購物需求則是重要“人和”。從這個角度來說,eBay此時借助京東重回中國市場,算得上趕上了***時機。
總結來看,無論是自身需求,還是行業趨勢,此次eBay與京東合作重返中國都將帶來更大的發展突破。京東的自營+平臺模式將推動eBay平臺眾多商家快速進入中國,實現本土化發展,同時受益于成熟的供應鏈管理以***一公里的物流優勢,eBay平臺商家也會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不僅如此,京東全球購算得上國內做跨境電商業務相當有實力的選手,這對于天貓國際,亞馬遜海外購等并不是好消息;另外對于蘇寧,國美等尚未有實質性起步的大公司以及中小型同類創業公司來說,更需要盡快跟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