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比奧美更需要首席數據官?
摘要: 率先用好CDO(***數據官)的,竟然是一家公關廣告公司——奧美。移動互聯網企業兩大巨頭蘋果、微軟均選擇了“掙現錢”銀行家般的COO作為CEO選項人。為什么走到CDO前面的不是科技王牌企業,而是第三方的奧美?
大數據時代,企業是否需要設立CDO(***數據官,Chief Data Officer)早已由疑問句,變成了肯定句。全球對數據價值的重視已成為共識:這個8月,全球營銷機構奧美(ogilvy)正式宣布任命托德.卡倫(Todd Cullen)擔任全球CDO,主管拓展全球數據與分析業務。奧美全球CEO楊名皓(Miles Young)表示:奧美運用數據洞察、優化傳播方案也已經二十年有余,如今引入大數據分析,是為了更好的為全球客戶提供精準服務。
CDO的主要職責是基于數據,為企業提供數據手段的積累、數據價值的交互以及提供分析判斷。簡而言之,這個崗位需要技術與市場能力的結合體。事實上在全球各大企業中,這已不是個新鮮活兒:全球***的美國市場咨詢公司蘭德(The RAND Corporation)早已研究與深耕數據多年、IBM提供智慧地球數據業務、中國也有阿里巴巴CEO陸兆禧前身即為CDO。可以看到CDO崗位需求背后,歸根到底是如何利用日益膨脹的數據價值,助力企業發展。它背后核心因素是鮮明的新時代特征和市場背景。
這里面就帶來疑問,為什么蘋果、谷歌這樣的科技王牌企業沒有走到CDO的前面?偏偏卻是更多第三方功能的奧美呢?我認為這里面反映出一種可能:數據價值的CDO職能領域,還存在概念化的階段,而奧美作為營銷策略機構,恰恰是最早布局賺概念和未來的錢。重要的是,這個邏輯延伸出第二種可能:未來數據價值已成為共識的情況下,蘋果谷歌們作為直接經營企業,它們的特征決定更多的是重點先掙眼下的錢。這兩種邏輯碰撞著實有趣,結合現有的市場情況,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CDO的緣起與帶來的發展空間。
CDO:移動產業變化的產物
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背景下,讓普通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來自于移動產業端。根據AllThingsD報道的相關研究,2013年全球移動市場預測總營收將達到1.65萬億美元,未來十年將進入全新的波段。與此同時,移動市場的收入結構也將發生巨大變化。過去,語音占總收入的55%,數據訪問占17%,而超出套餐部分及數字服務僅占3%。但未來,數字服務將成為移動領域的主要營收來源,占比將增長到30%,傳統的語音收入比例將低于21%。
這從過往經歷中,我們可以從現實中體會到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同一性:使用語音和短信這些基礎功能越來越少、在移動APP端成為消費主力。這直接影響了運營商的收入結構變化--這逼迫運營商轉為數據提供方,開始重點布局OTT(智能電視等橋接應用)和主動開發數字服務。
簡單的理解這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垂直化:移動產業發展的收益者,已由當初的運營商,分發為現今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他背后的核心原因,正是由于消費者數據訪問方式的變化,導致移動運營商成為基礎服務、市場地位發生變化??梢哉f,CDO“***數據官”概念的出現,正是因為企業意識到未來誰能夠把握數據訪問的主流方式,誰就掌握了維系企業生存的核心用戶,得以快速發展。
移動產業僅僅是大數據時代的一部分體現。很明顯的邏輯,奧美作為第三方平臺,之所以率先開設全球CDO,意圖在為輔助相關客戶,把握數據訪問的主流方式。但是如今的數據,已不是傳統時代單向平臺的單項數據。未來它包含物聯網、家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X聯網等等生活、影音、文字、社交、圖片、信息流等多平臺、多組合、多交互的方式。可以說,未來的大數據概念,對大部分企業和用戶來說,都是信息爆炸與信息精準的兩極矛盾。
CDO的核心工作:實現數據價值
如果大數據時代帶給行業的變革是***性的,如今的企業能不能及時轉化尚未可知,但數據矛盾在如今卻顯現明顯:移動互聯網端高速發展,以APP應用為核心,培育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用戶。盈利方面,大部分移動互聯網公司卻顯艱難,依賴于風險投資和共享狹小的付費平臺和用戶習慣。這里面的要素,不正是一方面信息爆炸,一方面信息不夠精準難以產生價值么?這個邏輯推理值得推敲:或許如今以APP應用為方式的移動互聯網,根本就不符合未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路徑。大數據時代的移動互聯網機遇,應該以CDO最重要的數據分析與數據交互工作為中心。CDO的工作是多么重要,誰走在前面,即將帶來客觀的預期。
可以粗放的得出觀點:在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主體面前,及時開設CDO,正是為了化解數據矛盾,轉化為數據價值。而如何化解信息的矛盾、實現信息的價值精準,不是IBM奧美們能夠把控,應該是交由企業主體的CDO來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盡早設立CDO崗位,在不久的將來已是必然。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未來的CDO應當具備哪方面的能力?我嘗試做出科幻式猜想:1,信息技術工具研發能力,確保數據提煉的科學性;2,技術積累能力,具備多行業的技術橋接手段,搭建數據源;3,數據資產管理能力,擅長資產管理與價值變現;4,數據與市場分析能力,為公司提供直接策略;5,商業談判與公關能力,數據交互與開源。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崗位有點像理工科的技術類嚴謹、文科生溝通邏輯幽默兼具,可能只存在綠巨人阿凡達里面了。包括美國政府、諸多國際大企業一直招聘不到好的CDO,可能也源于此。
現實情況是,移動互聯網企業兩大巨頭蘋果、微軟均選擇了“掙現錢”銀行家般、傳統色彩更為濃重的COO(***運營官)作為CEO(***執行官)選項人,自然也有他們的理由。但僅從大數據的角度,用好CDO,竟然是一家公關廣告公司走到了前面?;蛟S這正是新時代的有趣之處,誰都假裝知道或者不知道未來是什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