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到公有云時 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
鑒于公共云存儲的低成本和易用性,很多公司企業都選擇將自己的數據放到公共云上。有些公共云提供商,比如AWS,按運營成本(OpEx)模式設計,由于價格低廉,看起來比建設現場數據中心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向云端遷移的時候,有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不得不考慮的。
1. 不是所有的云都是生來平等的
當下,越來越多的公司踏入云存儲和云服務提供商市場,但是大多數都會以失敗告終。2016年,上百家云提供商從市場中蒸發,充分說明了緊跟那些已經成熟的提供商是有多么重要。云供應商倒閉且沒留給客戶足夠的時間找回數據的現實案例,相信你我都經歷過。
2. 總是保持有本地副本
自己的數據有本地副本的用戶,換云提供商也容易些。只要有本地副本,就能很簡單地刪除現有數據,遷移到另一家提供商的云服務上,免除了下載數據和從現有云退出的高昂費用。一旦決定云不是良好選擇,可以不受任何損失地轉身離開。即便你的云蒸發了,數據依然在你自己手里。
云常會遭受宕機事件。保持有本地副本,業務才不會在云失控的時候中斷。
使用云的情況下,大規模數據恢復有可能花費巨大。有了本地副本,就可以從本地硬件上執行所有大型恢復。這一點還與訪問速度有關。跟云打交道的時候,各家服務水平協議(SLA)是不一樣的,數據從接到請求到準備好可以下載的時間,能從毫秒級跨越到小時級。然后,最終下載情況還得看你網絡連接的速度。
3. 決定恢復時間目標
知曉在不能正常訪問云數據的情況下,自家公司業務運營能撐多久不受負面影響,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要了解現有環境下從云端召回數據的耗時。認真想想,你的SLA是什么?你的帶寬/互聯網連接速度怎么樣?這些帶寬有多少能用于從云端恢復數據?從云端拉回數據的相關開銷有多大?
4. 縱覽全局
留意你數據的增長,以及你需要保存這些數據的時長。問問自己:3年內公司會有多少數據?存儲這些數據的花費會有多大?恢復數據的代價又有多大?
決定往云端遷移的時候有個切實的計劃很重要。通過理解數據存儲、傳輸和恢復的開銷,公司企業可以避免犯下代價高昂的錯誤。從保持一份本地副本,到規劃具體恢復時間目標,很明顯,遷移到云端時,結合了現場和異地存儲策略的混合云方法,可以在公司數據整個生命周期中省下了大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