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峰跌落低谷 平板電腦的路也許該這么走
平板電腦這個詞在4年之前是一個熱度不亞于手機的詞語,但在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提及。短時間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落差?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平電腦市場低迷的呢?這之中有平板電腦本身的原因,也有消費者需求的原因更有廠商產品定位的原因??傊裉爝@個局面不是一蹴而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平板電腦市場那些事。
百花齊放
平板電腦的崛起是一個偶然,在iOS和Android系統剛剛戰勝塞班系統的契機下,蘋果發布了運行iOS的iPad,安卓陣營的平板產品更是雨后春筍般快速崛起。其中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一直保持著主導地位,安卓陣營則勝在了品牌眾多,占據了另一半江山。在安卓和iOS兩大陣營爭奪市場愈演愈烈之時Windows 8和10完成了一次非常完美的逆襲,三大系統鼎力的局勢正式形成。
為什么平板電腦的發展會這么快呢?原因有三:
1、iPhone屏幕小;Android手機屏幕大體驗不好;Windows Phone壓根就沒發展起來。這三大類手機都不能滿足用戶對大屏智能設備的需求。
2、平板是一個除了手機之外另一個可以提供影音娛樂功能的智能產品,主要的用途是看視頻和玩游戲。
3、平板為用戶帶來的優于手機和電腦的操控、視覺體驗,加上大量的軟件資源。同時也是裝逼利器。
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平板電腦對于消費者來說有著不小的吸引力,尤其是它在觸控、影音、游戲方面的優勢。在手機屏幕普遍在5寸以下的時代能夠拿一個6寸、7寸、7.9寸、9.7寸甚至擁有更大屏幕的智能設備看電影玩游戲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逼格滿滿有木有?
正是這些原因讓平板電腦的銷量一年比一年高,產品的品牌也是越來越多,幾乎所有電腦和手機廠商都開始做平板電腦產品,也有一些外設、MP3/MP4廠商開始做平板電腦。真可謂是百花齊放,鈺軒依稀記得2014年做年度橫評的時候背一書包的平板電腦去拍照的情景??上?..
蕭條的開始
依稀還記得當時平板電腦的處理器主要是蘋果的A系列、高通驍龍、聯發科、瑞芯微以及英特爾的Atom。其中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是一個后來者,是在前幾款處理器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之后英特爾看到了新的契機,轉戰平板電腦市場的產物。雖然英特爾Atom系列處理器是一個后來者但基于英特爾在處理器行業悠久的從業經驗Atom處理器順利在平板電腦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除了Atom處理器本身的性能優勢外它還是為一支持Windows+Android雙系統的處理器,這也是2014、2015年出現很多雙系統平板的原因。當然基于Atom處理器平板電腦的快速崛起并不只是Atom處理器的功勞,這之中與英特爾通過拉攏大量合作伙伴共同推廣Atom處理器平板產品也有重大關系。像紅極一時的臺電、昂達、七彩虹、藍魔、酷比魔方、影馳等,他們在那兩年推出了大量的新品,其背后都有英特爾的影子。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英特爾讓平板電腦市場走向了蕭條,而是說英特爾把平板電腦市場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將整個市場推向了頂峰。但市場永遠是那么的殘酷,在平板電腦市場達到頂峰的時候就意味著它要開始走下坡路了,平板電腦市場在2015年初開始了它的蕭條之路,用“一蹶不振”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陌路
從2015年到今天,兩年多的時間平板電腦市場經歷了什么?銷量不斷的下滑,下滑、下滑...
縱觀如今的平板電腦市場,留下來一直堅持做平板電腦的還有誰?蘋果、聯想、華為、昂達、酷比魔方、臺電...無論是叱咤風云的大廠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廠都逐步退出了平板市場,甚至我們都快遺忘了那些曾在平板市場呼風喚雨的品牌。
是什么讓平板電腦市場跌落的如此厲害呢?鈺軒分析了一下,可能不太全,僅供參考。
1、大屏手機帶來的沖擊,連iPhone都推出5.5英寸大屏的產品了,買iPad的意義不大
2、平板電腦太經用了,iPad 1、2都在服役為啥還要買新的
3、影音、游戲這兩大賣點被其他設備取代(主要是手機),便攜性能下降(輕薄本)
4、消費者對于平板電腦的熱度已過,已無新鮮感。
陌路,這個詞用來形容如今的平板市場也許有人覺得不太合適,但鈺軒倒是覺得它最合適不過了。在大屏手機的沖擊下消費者對于平板電腦的需求越來越低,即便是一向賣的很好的iPad的銷量也出現了下滑。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已經逐步從趨之若鶩變成了形同陌路,需求降低新品市場怎么會好呢?難道平板電腦市場就要這樣沉淪下去?
未來在哪里
平板電腦市場的未來在哪里?不只是鈺軒在探尋,廠商們也在不斷的探索,它們并不想放棄這個市場。從目前的平板市場情況來看,廠商們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路:專業化。
不同于筆記本市場的細分化,平板電腦的專業化要相對簡單一些。目前平板電腦產品主要分為:堅持在影音娛樂一線;走教育路線;高端一些,走手寫、繪畫、設計路線,支持手寫筆。
堅持在影音娛樂一線
能夠一直堅持做這類產品的廠商現在已經很少了,原因在于平板電腦的輝煌就在這類產品上,市場的保有量相當的高,想在這類產品中拿到一個較高的銷量很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iPad這兩年售價下跌的比較嚴重,2K的價位就可買到iPad mini,這對Android和Windows平板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iPad龐大的軟件資源是這兩類產品所不能比擬的,用戶往往會傾向于購買iPad。
目前還在做這類產品的品牌主要是蘋果、華為、聯想、榮耀以及一些小品牌。
走教育路線
走教育路線是平板電腦產品的一個新的應用場景,平板電腦硬件廠商聯合教育軟件開發商共同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的一個智慧課堂。通過軟件控制教師端與學生端,老師可以控制學生端顯示的內容,收集學生提交的問題答案并與學生實時互動,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能夠便于老師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蘋果一直在做教育市場,聯想也在做,好在競爭并不是很激烈。
走手寫、繪畫、設計路線
這類平板電腦主要是蘋果推出的iPad Pro系列產品,雖然喬布斯對觸控筆深惡痛絕,甚至曾公開表達自己對手寫觸控筆的憎惡,但庫克為iPad Pro帶來的觸控筆還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也有一大批喜歡繪畫的用戶被深深的吸引,就目前市面上支持手寫的產品來看,iPad Pro的繪畫功能要遠超同類產品,這也讓蘋果找到了一條嶄新的產品發展方向。
除了iPad Pro之外聯想的YOGA BOOK也是一款主打手寫繪畫的平板產品,當然還有其他品牌的產品。與之競爭的除了平板電腦之外,支持手寫的筆記本、一體機也是一股不小的壓力。相比于它們,平板電腦極佳的便攜性能讓其能夠脫穎而出,希望這條路能夠讓平板電腦越走越遠。
寫在最后:
很多人都認為平板電腦只是一個過渡的產品,人們對于它的需求并不像手機、筆記本那樣是剛需,沒有它們不能通信不能干活。平板電腦更像是一個娛樂工具,用戶可以用它來打發時間。事實也正是如此, 隨著消費者娛樂休閑工具花樣的增多以及大屏手機的普及,平板電腦最終還是難逃被冷落的下場。
真的就這樣結束了么?不,平板電腦除了影音、游戲之外它還有其他的潛力亟待開發。就大尺寸顯示屏這一點來說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做很多手機和筆記本所不能做的事,比如已經開發出來的繪畫、手寫功能。除此之外,平板電腦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如勘探、探險、極地實驗這類極端的使用環境下,一些特殊設計的平板電腦產品往往能夠為工作人員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
也許昔日平板市場的繁華“泡沫”居多,但當泡沫散去留下的便是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雖然數量上很難與當年相提并論,但在質量上就絕對要遠超當年。隨著廠商對于平板電腦產品在不同方向開發的深入,相信還會有令人為之驚艷的產品,這些產品會更加專業化而非大眾化。影音娛樂的功能已經不是平板電腦發展的主流,專業、高效、便捷的辦公/創作工具才是其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