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網絡 – FCoE與FCIP間的小同大異
FCoE和FCIP都是將Fibre Channel(FC)協議運行于非光纖網絡載體的存儲傳輸協議。它們將FC協議封裝在網絡OSI模型的不同層中,這種封裝技術上實現的區別使得FCoE和FCIP在應用和部署上有所不同。本文就FCoE和FCIP區別入手,描述FCoE和FCIP兩種存儲網絡協議的共同點和,區別,以及對應的不同應用場景。作為讀者在選擇網絡存儲架構的參考。
FCoE的全稱是Fiber Channel over Ethernet,是通過以太網直接傳輸光纖協議,讓存儲網絡中的數據可輕易跨越光纖和以太網的界限,通過同一種截物理介質(以太網絡)進行傳輸,同時保留了FC中的上層協議的特性,例如數據一致性,流控制等,但不使用原先光纖網絡的物理線路與接口。目的在于降低用戶在存儲網絡構建和管理方面的成本和復雜性。(參考:存儲網絡 – 了解FCoE的8個技術細節)
FCIP的全稱是Fibre Channel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通過運行于以太網中的IP通道來傳輸FC協議,使得可以將兩個距離比較遠的FC SAN網絡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更大的存儲網絡。它的好處是無需在兩地之間再部署光纖網絡,就可以實現使用現有的IP網絡傳輸FC協議。
FCoE和FCIP在應用上有一些共同點:
- 都可以利用現有的以太網/IP網絡對存儲網絡進行擴展與融合。
- 都是把FC協議封裝在不同的數據包中進行傳輸,而FC協議中內部都是SCSI命令。
- 都需要額外購置專用的設備,FCoE需要添置FC和以太網融合的交換機支持無損以太網傳輸FC協議,主機端需要配置融合網卡。FCIP則需要在兩個SAN網絡之間IP通道IP網管支持拆解包的操作(例如Cisco MDS的IP Storage模塊)。
- 都可以利用現有的高速以太網滿足帶寬上的需求。
FCoE和FCIP在應用上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 傳輸方式方面,FCIP是將FC包交由OSI第四層的TCP/IP包封裝,FCoE則是直接封裝在二層的以太網幀內。FCIP直接使用第三層實現處理擁堵,服務質量和傳輸優先權。FCOE則依賴于增強的無損以太網實現流控制,傳輸優先權等等。
- 由于FCIP和FCoE在封裝的方式不同,FCIP可以直接使用TCP/IP網絡中的路由功能,FCoE則只能通過MAC來尋址,同時管理員需要進行點對點基于WWN的Zoning配置。
- FCIP僅僅應用交換機到交換機的連接,而FCoE則是主機 – 交換機 – 存儲的多方位連接。
- FCIP對以太網沒有速度上的限制,而FCoE則需要起始10Gb的帶寬,且是無損以太網。
- FCIP通常來說適合長距離的SAN網絡的互聯,數據傳輸,容災需求,IPSec功能還可以為FCIP的傳輸進行加密。而FCoE則更適合數據中心能的網絡融合,滿足數據訪問需求。
總結來說,FCoE和FCIP技術的出現,都是為了在已有的以太網和IP網絡中使用FC來傳輸SCSI,讓以太網可以用作存儲網絡之用。無論是使用FCoE基于數據中心內部和融合網絡,以及FCIP實現數據中心間的存儲網融合。主要的優勢還是體現在成本上,雖然在維護和管理這些網絡與設備也需要額外的工具與人力,而相對于節省下來維護兩個獨立的光纖網絡和以太網所產生的成本,或者說是就未來的存儲網絡規劃來說都是有一定的優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