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vSAN 還是傳統塊存儲,這是一個問題……
針對當前各種分布式系統以及云的應用,VMware的大型生產環境是采用現在vSAN還是傳統塊存儲作為后端存儲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收益大?
@EndlessRain
現階段我個人,個人,個人認為,傳統存儲更有優勢。這些優勢并不僅僅局限在“收益大或小”!
1)穩定性
談到穩定性,具備更長周期的代碼更迭,更多周期的換代,這是衡量產品穩定性一個關鍵指標。VSAN從***個Beta版本發布到今天也就4年左右時間,較于幾十年傳統存儲來說,仍然算是一個新的技術,這需要更長周期的技術沉淀。當然,VSAN的更新周期已然非常快了,尤其比起國內這些超融合廠商。
2)擴展性
超融合代表的一類產品多講橫向擴展,使其突破節點限制,容量限制,性能限制。但是Scale Out也有弊端,這在后期成本效益影響會非常大。問題就是:大多數產品,當容量不夠需要擴充時,用戶被迫擴展整臺節點,大量內存,CPU,SSD,機械磁盤等等,當然還有昂貴的軟件license費用。哪怕現有的計算性能足夠支撐VM。然而,最悲觀的是,一臺服務器可以擴充的容量非常有限。傳統存儲則不需要,增加硬盤?增加擴展柜?都是可以的,而且操作周期更短。
3)豐富的高級特性
大型服務器當初誕生之日,存儲系統就是以DAS模式出現的,后來的一些精英前輩,為了更好的集中管理,擴展等不斷變化之需求,才把存儲從服務器分離,成為今天的外部存儲陣列。這些效益即使延續今天依然受用。傳統存儲還可輕易做到更多特性如:異步復制到更遠災備站點。同城實時復制做HA。自動分層,存儲層快照,存儲層CDP技術,重刪/壓縮,緩存加速,自動分層,存儲虛擬化,全閃存或混合存儲,數據遷移,VAAI/VVOLs(via vsphere),以及把數據災備到公有云等等等等...用戶只需根據感興趣的特性,選購具備此特性的存儲型號即可。這些是傳統存儲發展幾十年累積的豐富特性。VSAN超融合現階段——僅僅是完成了把多臺節點的本地磁盤組成(分布式)存儲集群,連同故障轉移等基本特性。
4)現有資產
如果用戶在日積月累已然購買了很多外部存儲,這些資源如何(能否)在VSAN中再次利用?這是需要考慮的。
5)不是所有業務都適合跑虛擬機,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傳統存儲既可以應對傳統應用,又可以應對vmware虛擬化,這是傳統存儲的優勢。而vsan外部存儲iSCSI剛剛發布,又繞回了 1)項。
綜上,我覺得傳統存儲帶來的優勢,在現階段仍然適合大多數企業,即使配合VMWARE等虛擬化,傳統存儲優勢也很明顯。當然,不能否定VSAN在小型環境,精簡數據中心,利用現有服務器資源,為小型業務需求帶來的價值。
@chinesezzqiang
個人覺得VSAN好還是傳統SAN好,主要還是要看業務的需求和IT未來發展的布局。
VSAN:
1.VSAN支持分布式部署,方便運維管理
2.VSAN可以大幅度降低TCO
3.VSAN是VMware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比如SDN、SDS及SDDC等
4.靈活性、擴展性要比傳統SAN敏捷
傳統SAN:
1.穩定成熟的方案,適合傳統業務
2.獨立數據中心的業務部署
3.維修方便,具備較穩定的硬件架構
4.相比較VSAN較為穩固成熟,僅僅從發展技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