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fo現離職潮,同時多地分公司輪番上演“裁員”。
按照小黃車OFO官方的說法,“小黃車”三周歲生日,多位OFO員工在朋友圈分享“生生不息,三周年快樂”。
而就在今天早上,一則 “小黃車要黃了!”的消息迅速蔓延。
消息稱ofo總部被爆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達到50%,且存在繼續擴大范圍的可能性。隨后ofo小黃車官方與部分員工緊急辟謠,但有業內人士稱,ofo小黃車資金緊張是不爭的事實。
近期ofo確實存在離職潮以及主動裁員風波。而其資金緊張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多家供應商表示,去年底ofo已經停產。
除了共享單車,網約車APP也是風起云涌,前幾天陳偉星橫空出世“打車鏈”,又接連爆出“滴滴”要做區塊鏈打車項目。
消息一出,引來一大片吹捧之聲!什么“區塊鏈打車要來了!”什么“這是區塊鏈最靠譜的應用!”,什么“滴滴要危機了”……
過度中心化的滴滴惹眾怒
近一年來,越來越多的滴滴打車用戶開始抱怨“打車難”、“打車貴”,引起了新一輪關于網約車的熱烈討論。
而且滴滴也逐漸暴露了壟斷者的面目,先是各種方式漲價格,提高了司機的抽成,完全是一副“收割”的嘴臉。
從表面上看,“滴滴打車”改變了傳統打車方式,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把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畫出一個乘客與司機緊密相連的o2o***閉環。
而事實是,包括服務器和軟件在內的所有基礎設施都歸平臺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機制也是由平臺完全控制的。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高度的中心化。
一個擁有絕對控制權的中心實體有權制定運營和服務協議,但有些公司會濫用這些權力。這就暴露出了中心化平臺的缺陷。
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讓很多人看到了區塊鏈能改變網約車現狀的機會。
從本質上講,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因為使用了加密密鑰,所以它非常安全。
不再依賴一個中心化的組織后,每個司機可以將服務相關的數據記錄在區塊鏈上。
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已經為“共享經濟”帶來了本質上的改變。
看來,網約車市場下一個競爭點一定是區塊鏈帶來的。
“打車鏈”看上去很美
時下,區塊鏈大熱,已是不爭的事實。
很多人都期望中心化的打車平臺可能被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顛覆。
眾所周知,陳偉星是多次創業者,從泛城科技到快的打車,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要面對滴滴這個龐然大物。拋開技術層面的因素不說,單單解決流量的問題,就是一個大考。
眾所周知,網約車創業初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即便是“打車鏈”ICO后能融到一大筆錢,要燒多少錢在流量上,這是一個大問號!
區塊鏈技術可以進一步改善司機與乘客的關系,解決一些行業的痛點,甚至平臺不再被司機和乘客所需要。
如果“打車鏈”定位僅僅停留在***個層面上,那么它的出現意義何在?
如果陳偉星想做一個徹底顛覆網約車行業的平臺,那么肯定要面對國家的監管。尤其是token的應用,要是ICO的話,這更是國家不允許的。
滴滴已開始布局區塊鏈
“區塊鏈+打車”的確為出行服務拓展了新的方向。
無論是主打安全、數據可追溯,還是以競價改變用戶原有的打車習慣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做這些改變都并非易事,滴滴似乎已意識到區塊鏈未來對行業的影響和改變。
今年3月,相關招聘網站顯示,滴滴正在招區塊鏈相關崗位人員,其中,要求具備3-5年經驗的區塊鏈研發工程師崗位薪酬區間在40k-80k/月,主要負責研究、開發并實現區塊鏈協議、運行機制、加密技術、共識算法和底層實現,搭建基于區塊鏈的底層架構等。
以***接近百萬的年薪,招聘區塊鏈底層技術人員,可見滴滴對區塊鏈的重視。
同時,這也是滴滴***次暴露出布局區塊鏈的想法。
畢竟這兩年的市場環境和網約車創世之初是絕對不同的。
一個是產品升級換代,一個是白手起家。但陳偉星式的野蠻生長,也許會有一定的機會。
未來網約車的市場競爭將會在區塊鏈技術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