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環境下 VMware 虛擬機備份可能遇到的 12 個問題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金融企業已經將其納入到未來的生產規劃中。而在金融行業當前環境下,大量生產業務系統運行在VMware虛擬機中,任一存儲的故障都會帶來數十臺甚至數百臺虛擬機的數據丟失,為金融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另一方面,業務對IT 系統的可用性、連續性、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合理的成本構建VMware環境下完備的高可用體系,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VMware 虛擬化環境下的備份系統建設,是金融企業正在面臨的挑戰。以下整理部分難點和典型問題,供大家參考。
分享者包括:王巧雷 華勝天成,shenzx 光大證券,yangsuhua 浪潮信息,baizhaoxian 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聶奎甲 長春長信華天,lipeng9239 北京智控美信,潘延晟 通化網航,stejack DHC,qihanchong 等等
如何在現有備份架構下整合虛擬機備份?
一般企業在部署虛擬化備份時,都已經有傳統的備份方案,如果在現有備份架構下整合虛擬化備份,實現統一管理和調度。
王巧雷:
基本上滿足以下兩點就行:
1. 當前的備份方案使用的備份產品支持VMware備份功能,也就是說有虛擬機備份模塊
2. 當前的備份架構有足夠的資源支撐新增的VMware備份,如有足夠的備份存儲空間、網絡環境滿足在要求的備份窗口內完成任務。
虛機在跨主機恢復,跨版本恢復時有哪些方面比較需要注意的?
@shenzx
1.確認恢復的目的主機計算、網絡、存儲資源是否足夠。
2.確認vm版本和宿主機版本兼容性。
3.恢復期間確保不會有自動備份任務對新恢復vm做備份。
@王巧雷
基本上保證目標端主機和要恢復的主機兼容,且目標端資源充足即可。
如何處理VMware平臺中虛擬機的備機、虛擬機的備份關系?
@王巧雷
你說的的備機是否類似HA概念里的備機。用來應對vm主機發生故障時,對vm主機實現接管。
虛擬機的備份和備機是兩碼事,一個說的是高可用,一個說的是數據備份。
虛擬機備機的主要作用是接管,維持高可用。但是數據誤刪除、或者主機備機同時損壞的情況下就無能為力了。
虛擬機的備機也可以做備份,備份的目的是恢復。
@shenzx
虛擬機的備機,基本上是實現了應用級別的高可用。例如在主機和備機保持同步。主機上由人為導致誤刪應用文件,此操作會同步到備機上造成數據丟失。
虛擬機的備份可以作為上述操作的一個補充。
有什么好的備份方式適合備份大量的vmware虛擬機?
使用vmware VDP備份虛擬機,超過200臺虛機后,經常會出現備份失敗,只能再創建一個VDP來備份,當有大量的虛擬機需要備份時,VDP的管理工作量也大幅增加,目前有什么好的備份方式適合備份大量的vmware虛擬機嗎?
@王巧雷
tsm nbu veeam等軟件都適合,環境復雜、數據量大的情況下,關鍵是規劃問題,確保當前的環境是可用支持這種規模的數據量的備份。可用根據當前的備份情況去反向計算,推算當前的備份環境是否支持,是否存在可調整的空間。可參考官方的最佳實踐,一般在這一塊都有對應的描述。
@yangsuhua
Dell EMC 的Networker 或Avamar + Datadomain 。Vmware CBT增量+Datadomain 源端消重,效果很好。
@baizhaoxian
建議如下:
1.做好調研及相關規劃問題。
2.產品選型較關鍵。
3.通過專門備份軟件,NBU,veeam國外軟件及國內備份軟件,細化區別,重點研究對待。
@shenzx
建議考慮NBU、avamar、veeam這幾款比較成熟的商業軟件備份大規模虛擬機
什么是云計算環境下的VMware,跟EXSI什么區別?
@聶奎甲
云計算不是指特定的某種技術,而是一種服務模式,一種交付方式。
@王巧雷
這兩者不是一碼事。
云計算是一種服務模式,概念比較大。NIST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ESXi是VMware公司基于數據中心的虛擬化產品及解決方案,VMware公司有很多產品,ESXi只是其中的一種。云計算離不開虛擬化,IaaS模式的云計算和ESXi的關系會相對大點。
云計算環境下VMware虛擬機能備份整個系統嗎?
@王巧雷
VMware平臺比較成熟,當前主流的備份軟件一般都支持對虛擬機系統級的備份。
也有些其他特殊的場景,不適合備份主機。
VMware中的應用備份,是采用整個虛機備份好,還是采用備份關鍵目錄好?還有哪些更好的備份方案?應用產生大量的日志~
@王巧雷
這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1. 一般情況下,直接備份虛擬機就可以,現狀nbu或tsm這類軟件,虛擬機備份模塊支持cbt類型的增量備份,備份基于快照技術,實際備份非常快。恢復的時候可以按vm恢復,也可以恢復vm中的文件。
2. 還有些特殊情況,比如vm中運行大型數據庫,數據量增量和負載都比較大,就建議單獨按應用備份。當然,像sql server這類的應用實際上已經和虛擬機做了集成,也可以按照第一種方法備份。
3. 還有些情況,比如vm直接采用了物理存儲,無法做快照,這時也不能做vm整機的備份。
在云環境下有哪些主流備份軟件實現了虛擬機的備份恢復任務分發?
云環境是一種新的生態,著重實現自動化、靈活化管理和維護。在這種新生態下,有哪些主流備份軟件結合云的優勢特點實現了虛擬機的備份恢復任務分發?
@shenzx
備份任務分發:一般虛擬機備份軟件都具備。關于恢復任務分發,目的是災難恢復還是備份有效性驗證?災難恢復的話目前需要手動觸發或者編寫腳本自動觸發。有效性驗證的話:目前了解到veeam具備定期備份恢復驗證功能。通過配置任務計劃、驗證內容完成。NBU也具備即時恢復功能,通過編寫腳本也可以完成。
@王巧雷
目前主流的備份軟件基本都支持,但是備份采用任務分發的比較多,恢復的話一般不是一個例行的操作需求,一般都是按需手工進行。
推薦下vmware虛擬化下好用的備份工具?
目前只實際使用過TSM和NBU,求推薦vmware下的穩定的備份工具
@王巧雷
1. TSM+tdp for ve
2. nbu
3. networker
4. spectrum protect plus,IBM新出的專門備份虛擬機的軟件,也可用和tsm配合使用
5. veeam 專門面向虛擬化的備份
6. 其他 作為虛擬化的典型代表,幾乎所有主流的備份軟件都支持VMware,看預算和個人偏好吧 選擇很多
@匿名
EMC自己的RecoverPoint
還有AVAMAR。
你可以去EMC官網看看,一大堆。
Veeam 真心不錯。
VMware如何對虛擬機的遷移、增加以及改變進行管理?
@lipeng9239
VMware 的HA,DRS,FT等功能都可以實現環境觸發的機制性遷移。當然,人為管理也可以執行遷移。至于增加,改變等操作,一種是通過云平臺管理軟件的自動化部署,另一種就是管理員主動運維了。
云環境下的VMware備份現在都有哪些成熟備份產品?
云環境下的VMware備份現在都有哪些成熟備份產品?還是傳統的備份廠商NBU 、TSM、Networker?還是簡單一點的veeam?
@聶奎甲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可幫助您在所有虛擬、物理和云端工作負載中實現超可用性
@qihanchong
IBM的Spectrum Protect支持 IBM Cloud, IBM Cloud Object Storage, Amazon S3 and Microsoft Azure Blob storage等
veritas、network、Veeam也可以對主流的云環境提供備份。
再有就是云供應商提供的備份服務。
@王巧雷
主流的幾個都支持,以虛擬化模塊的方式支持。
nbu
tsm/spp
networker
commvault
還有在虛擬化這塊做的比較好的veeam。
具體怎么選得看你的需求,如果僅僅是VMware環境,veeam就非常好了。如何兼顧其他的環境,要做綜合性的備份方案,可以考量前幾個。
使用NBU備份vmware,是使用傳統的NBU備份方式,還是使用NBU備份一體機?哪種比較可靠?
@聶奎甲
傳統的NBU備份方式和NBU備份一體機備份技術都很可靠。
@shenzx
采用NBU一體機、openstorage(例如datadomain)、MSDP均可,這樣建議主要基于兩個考慮:
一、支持多流并發、提高備份效率。
二、支持重刪、減少存儲成本。
@潘延晟
我們采用的一體機備,因為網里的環境比較復雜。應用業務,數據庫,系統的版本跨度也比較大。測試EMC的備份在兼容性上有些問題。后來選擇了一體機。從以前使用的TSM和現在用的備份一體機來說。兩者的可靠性都很高。只是看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stejack
針對vmware備份場景,如果不考慮成本和其他非技術性限制性因素,建議選擇備份一體機,如果選擇軟部署,Storagepool來自不同類型的存儲,管理起來不便,而且不利于后期調整規劃,采用一體機,后期擴容等維護操作更便于規劃。但不論軟部署還是netbackup appliance,都能滿足基本需求,還是要看你們怎么規劃。
@王巧雷
其實無所謂了,不管是一體機還是單獨購買nbu軟件安裝部署,在軟件功能上基本沒啥區別,比如基于cbt的增量備份、虛擬機快速恢復、集成vcenter插件,后續基于msdp的air復制等等。
只是現在從veritas廠商來看,推一體機的力度比較大,對用戶來講也比較省事。自己買軟件部署的話,后端備份存儲設計好了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