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楷科技劉永波:大數據“核心數據”安全綜合治理的實踐與構想
8月22日,“2019北京網絡安全大會”繼續進行。今日重點主題主要是從行業視角聚焦網絡安全的技術趨勢,邀請全球政府機構、產業精英和安全專家等分享前瞻安全思想與安全技術。作為國內數據庫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在下午舉辦的安全沙龍上,昂楷科技總經理劉永波受邀出席,并作題為《大數據“核心數據”安全綜合治理的實踐與構想》的主題演講。
大數據核心數據治理難題
在演講中,劉永波表示,隨著社會信息化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數據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大數據”也成為IT領域關注的熱點,并逐漸滲透到國家治理、經濟運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大數據不僅僅意味著海量的數據,也意味著數據開始變得更加復雜、敏感。同時,集中化的存儲管理模式,在數據的共享交換過程當中,極容易帶來數據的濫用、權屬不明、安全監管責任不清等問題;其蘊藏的巨大價值也讓它極容易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劉永波先生現場演講)
當下,開放的分布式計算等大數據新技術和架構使得其邊界變得模糊,因此傳統基于邊界的安全保護措施不再有效。回顧Hadoop架構下的Hbase、Hive等大數據技術以及Mongodb、Spark等大數據平臺,它們在設計之初,大部分考慮的是在可信的內部網絡使用,對大數據用戶的身份鑒別、授權訪問、密鑰服務以及安全審計等方面考慮較少。
常用的數據安全技術手段無法直接遷移到大數據環境,很多技術手段如脫敏、溯源等并不成熟。即使有些軟件做了改進,但整體安全保障能力仍然比較薄弱。而核心數據在大數據平臺中,并不是固定的,每一個環節所涉及到的技術手段不同,所以加大了安全治理難度。
大數據核心數據綜合治理
針對上述難題,劉永波先生辨析了不同的數據安全防護技術:
1、審計監控技術
傳統數據庫已經有審計系統,但是在大數據環境下,并非可以直接遷移,要在充分研究Hadoop的技術架構下,有針對性的對審計監控進行提升。
2、數據脫敏技術
脫敏有兩種形態,靜態脫敏和動態脫敏。動態脫敏在傳統數據庫下尚且不成熟,在Hadoop架構下,就更復雜化了。數據量越大,對脫敏的速度要求越高。所以在大數據環境下,需要用大數據的架構技術提升脫敏的速度,對脫敏的算法進行進一步提升才能滿足要求。
3、數據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在傳統的數據庫應用不成熟,建議用戶謹慎選擇加密產品,但是可以合理利用Hadoop自身的加密組件
4、元數據安全保護
過去的安全治理關注更多的是應用層面數據,忽視了元數據的重要性。昂楷科技認為,在大數據Hadoop環境下,客戶需要提高對元數據的重視程度,采取各種手段對其進行全方位保護和有效管控。
5、數據分類分級
過去的分級分類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耗時長,現在可以基于元數據的方式,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對已有規則進行自動學習和分級分類,對大數據安全的治理起到一定效果。
6、數據標簽技術
目前的數據庫水印技術的應用很難落地,因此昂楷有新的想法。不在原始數據庫中直接標記,基于元數據來描述數據安全控制信息,并通過這個控制信息,打上標簽再實施控制。
數據安全控制中臺
結合上述技術手段,昂楷科技的構想是打造一個覆蓋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共享、銷毀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控制中臺,并且引入基于元數據的安全控制技術,在數據全流通環節實現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中臺綜合利用數據庫審計、數據脫敏、數據庫漏掃、數據庫狀態監控、數據加密、分類分級、水印等技術,與系統現有網絡信息安全技術設施相結合,聯防聯控,形成整體完善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
這就是昂楷大數據“核心數據”安全綜合治理的實踐與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