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發布最新財報,云業務依舊“霧里看花”
9 月 12 日,全球知名的數據公司甲骨文對外發布了它在 2020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根據財報來看,甲骨文的總營收為 92.18 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若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則同比增長 2%。如果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該公司的凈利潤為 21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22.65 億美元相比下降 6%;如果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該公司的凈利潤為 28 億美元。
盡管甲骨文在營收繼續保持同比增長,但增速陷入瓶頸已經越發凸顯,尤其是重金押寶的云計算業務并未給它帶來更高的營收增速,這也它發展倍感困難。
如今,云計算已經成為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新一輪營收增長的最大動力,雖說甲骨文也有布局但入局動作比同行慢了不少,這也讓甲骨文在轉型云端業務上錯失最佳發展機遇。
云服務增速緩慢,甲骨文業績乏善可陳
從財報中看,甲骨文的云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 68.05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66.09 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 3%,若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則同比增長 4%;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 74%,相比之下,上年同期這一比例為 72%。盡管云業務比重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增幅較小,這也說明甲骨文的核心業務競爭能力正在被削弱。而且曾經依靠的硬件業務和云專利和本地部署許可業務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云專利和本地部署許可業務為 8.12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8.67 億美元相比,下降 6%,而硬件業務營收為 8.15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9.04 億美元相比下降 10%;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 9%,低于上年同期的 10%。
目前,甲骨文也并未對外公布它的云計算業務營收具體情況,從 2018 年 6 月開始不再作為單獨業務對外公布業績,而是將其與傳統的軟件銷售結合起來公布,這被外界質疑或許是試圖掩蓋甲骨文云業務的問題。雖說外界不能知道甲骨文的云計算業務的營收數額,但從 Canalys 公布 2018 年度全球云計算市場調研報告看,甲骨文榜上沒名,這顯示是掉隊的。

甲骨文轉型陣痛要持續多久?
作為一個在數據庫行業發展了幾十年的企業,甲骨文雖說借數據庫軟件成功躋身全球知名軟件行業的一線位置,但在云計算時代,它卻沒有抓住轉型云端的機遇。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 AWS 早在 2013 年就開始布局云業務,但直到 2016 年當時甲骨文的 CEO 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 才在發布會上宣布將全力進軍云計算領域。
通過在云計算領域砸下數百億美金投資并購,甲骨文迅速成為業界少有的橫跨 IaaS、PaaS、SaaS 的綜合云服務提供商。
但財大氣粗的「買買買」就能讓甲骨文趕上潮流嗎? 答案是未必。2017 年 Salesforce CEO 馬克·貝尼奧夫 (Marc Benioff) 在談及甲骨文一筆高達 93 億美元的巨額收購時就表示:「甲骨文正在大力推進云服務的業務增長,但很顯然其未及目標。」
貝尼奧夫指出,不少業內公司致力于云服務的時間甚至長達 20 年,與之相比甲骨文顯然已經落后。2016 年甲骨文在云服務方面的收入大約 29 億美元,不及 Salesforce 云服務收入的一半。
隨后甲骨文也試圖投入有所增長,但內部在云計算發展問題上還是出現分歧。內部高管的不和諧,這也讓甲骨文連連損失兩大核心高管,這也讓外界有點質疑它的內部是否存在不穩定。
而且在今年五月,甲骨文陷入了裁員風波,據悉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大約有 1600 人,首批確認裁員約 900 人,北京、上海、蘇州、深圳等地皆有所涉及,其中大約有 500 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在中國市場有這么大的裁員動作,這也說明甲骨文在中國市場發展并不是很順利,同時也折射出甲骨文在云業務轉型中存在許多的問題。
如今,從財報看,云業務增速緩慢,掉隊的甲骨文的發展確實有點被動,盡管云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支出比去年增長了 7%,但是甲骨文能否在未來一騎絕塵,我們還需要交給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