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我什么都有,就是沒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簡直是當代互聯網人的通病。
在互聯網工作就像是跟渣男談戀愛,他外形很好,金錢上對你也不錯,每天晚上還把你折騰到半夜精疲力盡。
但是只有你知道,跟他在一起你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月薪低的因為前途迷茫而擔心,月薪高的擔心不知還能掙多久錢,加上行業的快速迭代、新舊交替、35歲以上中年人的傳說,讓從業者不知未來在哪里。
總之,不管月薪幾萬這個行業都給不了你安全感,你只能自己去尋找安慰——
1. 程序員
程序員的安全感來自于隨身攜帶著電腦,不管是聚餐、逛街甚至是爬山,外出不帶電腦的程序員會感覺自己在裸奔。
而程序員的長期安全感來自保持不斷學習,剛學完Python就要學Golang,剛學完CF就要學Kubernetes,他們相信只要保持學習最新技術,將來送外賣的時候就能更好地和同行吹牛逼了。
另外,堅持不定期外出面試也很重要,既能保持求職的感覺,又能提前熟悉送外賣的路線。
2. 產品經理
程序員的安全感來自于隨身帶著電腦,產品經理的安全感來自于對接的程序員隨身帶著電腦。
其他人最沒有安全感的是公司裁員前,而產品是上線前,只要操作得當,產品經理的一次失敗的上線,就可以演變成一次針對自己的精準裁員。
3. 新媒體小編
新媒體小編的安全感來自隨時緊盯熱搜,保證自己能在一個小時內追上熱點,以及保持很多小習慣——
比如在文章推送之后一遍遍地退出再點開,看文章每秒鐘的閱讀漲幅;
比如隨手保存每一個其實根本用不上的表情包;
另外,給每一篇文章起十個備選標題,然后在推送前隨機瞎選一個。
4. 市場
市場的安全感很簡單,預算高時安全感高,預算低時安全感低。
老板:這次沒有預算。
市場:分手吧渣男,我在你這里沒有一絲慰藉。
5. 公關
在不同的互聯網公司做公關的安全感差距很大。
有的公司,一年出不了幾次負面,公關平時發一下宣傳稿,維護一下媒體關系,簡單快樂枯燥。
有的公司,脈脈匿名區常客,微博熱搜預定位,公關們每天發聲明加刪稿,緊張忙碌刺激。
6. 運營
運營覺得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是領導說少花錢多辦事時;
運營更沒有安全感的是,產品像是坨粑粑卻非要硬著頭皮去推的時候;
當然最沒有安全感的,是沒來得及申請場地就開始做地推,然后時刻擔心被保安趕走的時候。
7. 設計
設計師最不安的時候,是收到甲方/業務方打招呼的消息的時候,而且這種不安感還隨著打招呼時稱呼的親密度而增加——
如果客戶發來的是“你好~”,那么一般是作品有一些小的調整,不用太緊張;
如果發來的是“親愛的~”,那么你的作品大概率要迎來大改,當然在客戶的嘴里一般會是“一點小改動~”。
如果發來的是“寶寶~~~”或者“親親~~~”,并伴隨著長時間的“正在輸入中”提示的話,大概率對方是看了第十稿之后決定再改回第一稿。
8. HR
設計師怕客戶突如其來的問候,HR怕候選人猝不及防的關心。
包括但不限于——面試前半個小時突然發信息說不來了,入職手續辦完了突然說決定去別的公司了,以及入職當天因為食堂不好吃發郵件辭職的。
除了怕被拒絕,HR還怕接待面試者招待不周被投訴、培訓定在周末被罵,以及做工資表時填錯小數點損失好幾億。
HR上班時從沒有安全感,只有加班完后坐在專車上系上安全帶,松懈下來的那一刻才有片刻寧靜。
在互聯網行業,不管是什么職位的人都沒有安全感,哪怕你月薪十萬。
你越通過金錢去追求安全感,獲得的越是無力感,因為安全感從來都不是錢給的,而是自己給的。
互聯網人的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比如堅持提升自己,比如努力攢錢買房,比如在加班坐滴滴回家的路上,即使在后排也給自己系上安全帶,給自己的最基本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