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研發、運營懟?你需要掌握需求實現前的8大步驟
經常有產品經理和我吐槽,辛辛苦苦做的需求,得到的卻得不到團隊和需求方的認同。在和研發溝通的時候,差不多就是跪著講的,上線之后需求方還來吐槽,說也預期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先描繪一個場景,看看里面有沒有你的影子:
- 你接到一個需求的,立刻去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想的差不多就開始畫原型,很快就畫好原型拿給領導看,領導劈頭蓋臉的指出一系列的問題。
- 經過幾輪的修改,終于進入需求評審階段,在需求評審會議上,方案被研發、運營挑戰,直接在評審會議上開撕,一個需求評審會議,要進行 1-2 個小時,最終還要進行二次評審。
- 上線之后,業務方反饋說,其實這個和他們想要的,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你感覺心好累,不被理解。
如果你身上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會極大減少這種場面的發生。
01 需求分析
當我們接到需求,不要馬上去想怎么來實現,先問需求方幾個問題:
- 這個需要要解決什么問題
- 解決之后,能給你們帶來什么價值
- 如果不處理,那會有什么影響?
問了這幾個問題之后,你大致就清楚這個需求的來龍去脈,以及需求的優先級,如果需求方連這幾個問題都回答不了,那需求可以拒絕了。
舉個例子:運營同學說我們的登錄系統不滿足現在需求,希望系統能支持微信登錄。按照上面 3 個問題,我們來和需求方溝通,需求方說:
“下個季度我們的重點是做微信粉絲購買轉化,但現在賬號系統只支持“郵箱登錄”和“手機號碼”登錄,幾輪運營測試下來,發現未注冊的粉絲購買轉化很低,很大程度上卡在注冊環節,不愿意填寫手機號碼,怕收到騷擾短信。支持微信登錄后,會極大增加粉絲的付費轉化效果。”
了解到需求方的使用場景“微信體系場景下粉絲快速登錄”,不做會影響轉化,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接下來要進入第二個環節「手繪線框圖」
02 手繪線框圖
做這件事的目的是整理這個需求有哪些功能模塊,以及模塊之間的關聯,產出物可以是紙上涂鴉。這時候要做的事情:
- 是拿上手繪圖,去找研發負責人,討論一下方案的可行性,避免踩不懂技術的坑。
- 同時也讓研發同學參與進來,知道接下來產品要做什么事情,解決什么問題。
舉個例子:拿上你畫好的登錄流程手繪圖,和研發同學講清楚要解決什么問題,研發同學看了之后,說需求問題不大,但你要考慮一下,已經注冊過的用戶,用微信登錄后賬號如何關聯在一起。
和研發同學溝通完畢之后,你再增加了一個“新老用戶關聯”線框圖。

接下來進入「產品結構」整理階段。
03 結構圖整理
整理好手繪圖,那我們來進一步梳理產品結構。這階段的產出物,是模塊的定義,或者說這個模塊解決了什么問題。
舉個例子:上面支持微信登錄的例子,涉及到的功能模塊有:
- 新「用戶登錄」,支持微信賬號登錄即注冊。
- 「新老用戶關聯」,解決「老用戶」用微信賬號登錄后,與原來賬號綁定或解綁問題;
- 涉及到「修改密碼」模塊優化:要關注只有微信登錄的用戶,是無法修改密碼的;
- 原來賬號系統中,支持手機驗證碼登錄模式有安全漏洞,增加「手機號碼注冊限流」。
完成了結構圖,就要開始模塊之間的流程整理。

04 流程圖
目的要定義角色,在核心功能模塊的邏輯規則、分支條件和最終結果。也防止我們遺漏場景。這時候可以做兩件事:
- 拿著流程圖,找你 leader 講一下,看下流程有沒有問題;如果業務比較復雜,可以和需求方溝通下,看有沒有需求遺漏;
- 和研發同學提前溝通下,讓研發同學也了解整個模塊的流程是什么。
舉個例子:

05 結構圖細化
每個功能模塊,要細化到字段,避免信息遺漏,前后臺數據要保持一致。
舉個例子:還是上面講的微信登錄場景,用戶第一次用微信方式登錄,要獲取到用戶的 userid、手機號碼,如果手機號碼不存在,那還要生成用戶名(username)。把所有關鍵字段羅列出來,對產品思路重新進行梳理。

06 原型交互設計
以上 5 步完成之后,那產品 80%的思考已經完成。可以根據團隊習慣,確定交互的細致程度,如要求高保真原型,那就把交互做的更完善一些,有交互的地方做好標記,有邏輯的地方標明規則。這里不討論如何畫交互原型,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溝通。
完成原型交互設計,拿給你的 leader 看下,組織一次小規模的需求方評審,看看是不是解決了需求方的問題。
工具推薦:Axure、墨刀。
07 需求文檔
和需求方溝通之后,就開始寫需求文檔。關于需求文檔,有的團隊要求寫成doc 文檔,有的只要求在原型處標記就好。
我比較傾向于寫成 doc 文檔,因為需求文檔是產品產出的再一次檢查和梳理。需求文檔的第一讀者是產品經理,然后才是研發、測試等小伙伴們。
文檔中幾個關鍵點要注意:
- 首先是按模塊寫文檔,要明確每個模塊的背景和定義,
- 當需求較多(超過 3 個)時,要標注優先級(P0、P1、P2),確保核心功能優先處理。
- 注意不要造名詞,同一個內容前后保持一致。
完成以上,就可以進入需求評審階段了。
08 需求評審
現在我們要重新認識下「需求評審會」,它不是一個PK 工作量的會議,而是與研發、測試等團隊小伙伴信息同步,宣告這個項目的開始,更多的工作是要前置到評審會議之前。
需求評審也是有流程的:
- 需求文檔提前 1 天發給團隊中的小伙伴,讓大家提前了解下需求情況。
- 正式的需求評審會議上,先講和大家同步,這次需求,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需求,解決了什么問題;更高階一點的可以講此次需求,能給業務或團隊帶來了什么價值。
- 要先講結構圖和流程圖,這兩個講解完畢,團隊小伙伴們基本上了解此次需求的重點是什么了,然后著重講一下邏輯判斷。
- 最后,要有一個時間計劃表,然后團隊小伙伴填寫,確保團隊合作的節奏,如果有 deadline,團隊小伙伴會更合理安排時間。
最后:需求評審只是一個宣講,重點都在線下。希望以上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