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出任推特董事會成員:將利用AI技術持續推動變革
北京時間 5 月 12 日,推特公告宣布,任命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前谷歌副總裁李飛飛為董事會獨立董事,立即生效。
推特執行董事長 Omid Kordestani 提到:「李飛飛博士擁有深厚的技術經驗和 AI 專業知識,將為推特董事會帶來工程、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專業經驗和相關洞見。推特將持續利用技術力量來提升服務質量,實現我們的長期目標。我們將共同促進推特的積極變革。」
李飛飛表示:「推特是科技連接世界的一個重要平臺,我很榮幸在推特公司歷史上如此重要的時刻成為董事會的一員。AI 和機器學習將對技術及其用戶產生巨大的影響,希望能在此奉獻我的經驗,讓所有使用這項服務的人受益。」
李飛飛所提到的「重要時刻」,或許指的是近來推特 AI 工具所面臨的一系列考驗。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推特平臺上即出現了大量關于 COVID-19 的錯誤信息,包括「5G 制造和傳播新冠病毒」等陰謀論觀點,4 月初,英國連續發生兩起 5G 信號塔被燒事件。盡管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許多誤導性言論卻大肆傳播。
近段時間以來,推特一直在刪除「可能會對民眾健康或福祉帶來直接風險」的疫情相關推文,但事實證明仍有大量包含錯誤內容的推文正在社交網絡中傳播。就在今天,推特進一步更新措施,宣布將為具有誤導性的疫情相關推文添加標簽和警告信息,即使是各國政府首腦發布的內容也不例外。
另一項考驗則來源于 2020 年度的美國總統大選。自 2 月份美國總統大選初選開啟以來,推特等社交平臺均嚴肅表示將全力打擊虛假信息,借助算法改進、舉報機制等方式,保證在大選過程中傳遞精準的事實與信息。
一系列的挑戰和變革,都在推動著這家社交媒體公司在 AI 方面謀求更多的進步。
李飛飛個人經歷
李飛飛教授 1976 年出生于北京,長在四川。16 歲隨父母移居美國新澤西州。1995 年李飛飛以全額獎學金考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物理學。2005 年,李飛飛獲加州理工學院的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在加入斯坦福之前,她曾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2005-2006)和普林斯頓大學(2007-2009)任教。
從 2007 年開始,李飛飛和一位同事著手開始一項龐大的任務,為來自互聯網的十億張圖片進行分類、打標簽,從而為計算機提供樣本。其中理論基礎是如果機器觀察到足夠的事物,它們就能夠在現實世界進行識別。他們使用亞馬遜 Mechanical Turk 這樣的眾包平臺,邀請了來自 167 個國家的 5 萬人幫助為其中的數百萬張圖像打標簽。最終,他們建立了 ImageNet 數據集,促進了人工智能浪潮的發展,也讓整個 AI 學術界和產業界記住了這位傳奇的華人女博士。
2009 年,李飛飛加入斯坦福大學成為助理教授,2012 年,成為斯坦福大學副教授(終身教授)。2013 年到 2018 年,李飛飛教授任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與視覺實驗室負責人。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9 月,李飛飛教授擔任谷歌云 AI 負責人,她也是 Google 中國 AI 中心的早期籌劃者之一。
李飛飛以其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拓性研究而聞名,曾入選 2015 年 “全球百大思想者”。2018 年,李飛飛當選 ACM Fellow,其 ImageNet 論文在 CVPR 2019 獲經典論文獎。2020 年 2 月,李飛飛因「為建立大型知識庫研究機器學習和視覺理解做出貢獻」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