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要點,建立可靠的云安全生態
根據工信部云計算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到2019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預計達到4300億元,因此云安全問題在未來幾年將愈發重要。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4個要點,建立可靠的云安全生態,希望對你有幫助。
1、排名和補救
警報疲勞是網絡安全是領域的危險現象。在理想情況下,組織需要很大限度地減少誤報,并迅速識別重大風險和違規行為。那么,IT員工有效地確定最緊急的風險的優先級并應對它?首先,可以選擇和外部專家合作,設計計劃以創建并啟用關鍵任務安全檢查和策略。其次是采用新技術平臺,通過連續自動化使識別,分類和補救威脅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也可以同時實施這兩種方法,將重大威脅丟失或錯位的風險降到很低。
2、在開發管道中重視安全檢查
如何在簡單的環境中增強安全性?相信這是很多人困擾的問題,一個簡單的修復方法是將錯誤配置檢查定義為管道,從而允許在部署管道生效后將違規根除。也就是說,通過將補救措施嵌入到管道中,來快速糾正錯誤配置。并且還可以收集和分析反饋,以發現違規趨勢并根據需要調整策略。
3、不在動態環境中使用靜態工具和實踐
在動態云計算環境中,內部部署安全和合規性審核程序很難有效地工作,因此企業需要設計用于適應云對象的動態特性和云提供商所制定規則的過程。可以實施云安全態勢管理工具,以提供連續自動的監視功能,并針對特定于云計算的基準測試企業的安全狀況。這些高級工具會針對安全環境發起不間斷的模擬攻擊,并提供優先的修復指南。
與時間點掃描或人工測試不同,破壞和攻擊模擬平臺可以連續工作以發現安全漏洞以及云安全態勢管理的其他各種關鍵用途。通過利用自動連續保護的功能,這些工具很適合在高度動態的環境中維護安全性。
4、有效的云安全狀況總結
快速遷移的任務需要以同等的努力來平衡,以保持強大的安全態勢。但云中安全運行的能力往往無法跟上采用的速度。所以為了維持更穩健的云安全態勢,有必要更新以內部部署為中心的現有策略和框架,并使它們與云計算和混合環境的快速發展新形勢保持一致。
并且,部署云安全狀態管理工具也很必要,因為如果沒有持續的監控,就不可能在短暫的環境中管理風險。所以要將新方法與選擇工具相結合,幫助企業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風險,以防范關鍵資產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