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理論與比特幣的歷史意義
在CNN的最新報道中,記者Kaya Yurleff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表情符號(emoji)已經死了……好吧,或多或少。誰說的? Z世代。這些潮流引領者俗稱“Zoomers”(該詞由Boomers即嬰兒潮一代延伸而來,指利用Zoom等軟件居家辦公的一代),出生于1996年至2010年之間。萬物生靈,萬物消逝。我們被告知表情符號正在被淘汰。這樣的時代需要一張微微皺著眉頭的黃臉emoji,從一只眼睛里流下一滴藍色的眼淚。但是Zoomers不會同意。
表面上看,我們看到的是社會上表情符號的消除。但仔細觀察,我們真正見證的是一個世代的轉變,一個概念框架和文化敘事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可以用來解釋比特幣的重要性嗎?
1981年,William Strauss和Neil Howe提出了Straus-Howe代際理論。每隔25年,一代人就會要求改變;新鮮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規范被創造出來,往往與之前的規范截然不同。既定的制度被攻擊和削弱,所有這些都是以自由的名義。要求變革的一代人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建筑師;然而,為了建設,他們必須先破壞。
1996年,也就是這些建筑師第一次“登場”的那一年,也恰好是網絡銀行成為主流的那一年。轉向網上融資徹底改變了我們做生意的方式。事實上,雖然互聯網在1991年就已經向公眾開放,但全世界卻要等到1996年才能使用Hotmail和雅虎郵箱這樣的產品,隨后谷歌和Gmail的出現也為我們打開了大門。其余的,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就是歷史。
1996年也是摩托羅拉向我們贈送世界上首款翻蓋手機StarTAC的一年。是的,對于讀到這里的Zoomers來說,翻蓋手機都是革命性的。
在翻蓋手機轟動我們的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第一次整容手術發生了。同年,隨著金本位制的廢除,尼克松總統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整容手術。他的客戶?美元。結果呢? 不太好看。
這也是物理學走向“主流”的一年,牢固地確立了自己作為主導科學。無與倫比的霍金(Stephen Hawking)正忙于發展他的黑洞理論。
與此同時,蘇聯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計劃。
在那之前的25年,即20世紀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飽受挫折和挫傷的世界進入了恢復和重建的階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立,敘利亞和黎巴嫩兩個獨立國家也相繼成立。在這之前的25年,“爵士時代”誕生了。Babe Ruth開始為紐約洋基隊效力。愛爾蘭獨立戰爭正在進行。魏瑪共和國正積極地與惡性通貨膨脹“調情”。委內瑞拉成為世界第二大產油國。
一個世紀后的2021年,世界已經大不相同。委內瑞拉是一團糟。敘利亞和黎巴嫩——從人道主義和經濟角度看——都是災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很多方面也是一個災區。
委內瑞拉、敘利亞、黎巴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是舊體制的象征:經營不善的國家和機構,由設備不全、信息不靈通的人經營。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天的數字原住民對舊體制沒什么興趣了。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么應該這樣做?
當法幣不斷失勢的時候,加密貨幣之王卻在繼續飆升。2月19日星期五,比特幣的市值達到了1萬億美元?,F在,全世界都在想,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數字黃金”的例子是否能超越目前價值1.43萬億美元的Alphabet公司?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數字化的未來
舊的系統代表著實體建筑、實物貨幣和面對面的互動。然而,疫情導致了幾乎全球范圍內向在線商務的轉變。消費者已經被迫遠離了傳統的硬幣和鈔票。我們被告知,事情將永遠不會和從前一樣了。如果這種警告適用于實體貨幣,那也許是一件好事。
2019年,Zoomers成為數量最多的一代,占全球人口的近33%。千禧一代不再是頂梁柱。雖然有一部分Zoomers缺乏大量投資加密貨幣的經濟實力,但他們對比特幣帶來的可能性感到興奮。
Noelle Acheson在為Coindesk撰寫的一篇精彩文章中指出,Zoomers “通過滑動手機(或者耳機或數字眼鏡的移動,誰知道呢)將他們的儲蓄分配到資產上,這沒有任何好奇怪的地方。他們不太可能會發現加密市場的分散性質令人震驚。” 筆者認為,目前市場上許多加密資產產品的創意可以吸引他們強烈的個人主義意識。"
千禧一代天生對中心化機構不信任。為什么有人會認為,往往比千禧一代更懂數字化的Zoomers,會對傳統的中心化治理和金融模式感興趣呢?
正如Acheson所指出的那樣,Zoomers “將出現在一個傳統投資標準不再適用的市場中,對于這個市場來說,”前所未有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意義。"
正如我們在表情符號上看到的那樣,一種語言學上的轉變正在出現。這種轉變很可能被證明是社會更廣泛轉變的表征。事實上,我們可能正在見證一場加密革命的開始。一個擺脫了央行等中介機構的數字未來是否在等待著我們?如果Zoomers有他們的方式,實體機構可能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