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將是科技最大投資之一,但存在哪些迷失?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4816658/
IDTechEx預測6G通訊將成為最大的科技投資之一。目前,其正處于健康的第一階段,并預計到2030年將獲得廣泛部署。
IDTechEx預測,6G通訊最大的應用并非是人與人之間的通訊,而是物對物(Thing-to-Thing)。所使用的頻率將再一次的升級。現今的5G是從GHz級別上升到數十GHz。6G可能始于幾百GHz,然后延伸至1THz(太赫茲)。
該機構進一步指出,在2030年,6G可以為超過5,000億臺聯網機器進行服務,并可實踐實時全息通訊,虛擬現實的未來。亦可期待無蜂窩通訊,以及無線信息與能量傳輸(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Energy Transfer;WIET)。其中,每年將有260億個被動式RFID標簽是采用WIET,而且傳感器可以瞬間被偵測到,甚至 6G可以為智能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簡單來說,即是6G是在早期發展階段,但是迷失正在一出出的上演中。以下是人們過于不切實際或對6G的錯誤想法。
1、6G將無處不在。基本上,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大多數情況下,太赫茲頻率將用于本地層面和衛星之間,其余的是自由空間光學(Free Space Optical;FSO),因為鋪設光纖連接6G將過于昂貴或不切實際。
2、在競爭之下,有數千枚LEO衛星已經布署,未來潛在布署6萬枚衛星,將解決廣域網6G的回傳/前傳網絡的問題?答案也是否定的。未來無論從法規、安全、光污染、維修、延遲和其他問題來看,LEO衛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如果采用太陽能無人機和無人飛船,在僅僅20公里處高空飛行,且能持續5-7年的時間,具有巨大的優勢,且更低的等待時間和成本,更重要易于維修且載荷更大。
3、透過長距離光纖網絡的6G,將使物聯網受益,這也不太可能發生。現有的能量收集功能太薄弱且間歇性,無法為99%的物聯網節點供電,除非采用6G WIET。即使如此,每年支持數百億且無處不在的6G物聯網是不需要的。
4、6G對于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這也是不對的。特斯拉的方法是即使在沒有連接網絡之下,亦可讓自動駕駛運作。至于其他廠商亦可無需連網的LiDAR進行無人駕駛的操作。這就是為什么電信營運商,對6G機器人汽車的想法保持沉默的原因。車輛需要連網性,而6G雖然可以提供更好的連網,但并非唯一方式。
5、獲得10THz附近的6G頻段許可授權,能獲得更高的6G性能?這也是不對的。一旦頻段超過1THz,造成衰減會上升到嚴重的水平,而且組件研發也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
6、認為擁有B5G(Beyond 5G)就不需要6G的人士,他們想法是錯誤的。現今的一些研究已經確定6G對于定位和感測系統是屬于關鍵技術,6G仍有其發展的必要性。
[批注] 自由空間光學(Free Space Optical;FSO)
自由空間光通信,是一種光通信技術,以光波為載體在真空或大氣中以無線方式傳遞信息的通信技術,用于電信或計算器網絡。可分為大氣光通信、衛星間光通信和星地光通信。“自由空間”是指空氣、外層空間、真空或類似物體。這與使用諸如光纜之類的固體形成對比,由于成本高或其他原因導致物理連接不切實際的情況下,反而FSO技術顯得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