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數據作為AIOps代表廠商入選《2021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近日,全球權威的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發布了《2021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2021)》。博睿數據憑借自身強大的APM技術領導力和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實力,入選了AIOps Sample Vendor(代表廠商)。
Gartner每年都會發布關于中國ICT市場的Hype Cycle報告,涵蓋20項新興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和實踐。報告對于身處中國數字經濟浪潮中的信息技術領導者而言,是抓住前瞻性技術,創新數字化業務能力,改善數字化營收,保持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參考。
近年來,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推動了AIOps市場的快速發展。Gartner指出,AIOps的持續發展推動了IT運營管理市場(ITOM)的增長,2020年全球AIOps市場規模在9億美元至15億美元之間,2020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5%。
2021年的Hype Cycle報告重點關注數字化和智能化相關的技術。在AIOps平臺技術方面,Gartner指出AIOps平臺技術增強了IT實踐,包括I&O、DevOps、SRE和IT服務管理。更為集中的成果在I&O領域,包括異常檢測、診斷信息、事件關聯和根本原因分析(RCA),以改進監控、服務管理和自動化任務。
在市場驅動力方面,Gartner認為AIOps平臺功能日益增長的需求由自動化更多IT操作功能的需求所推動,以增強其靈活性,用戶對AIOps平臺的采用率將繼續上升。
Gartner具體分析AIOps市場采用率上升的因素時,提及以下幾方面:
第一,由于越來越多的業務運營數字化,分析不斷增長的數據量變得更加關鍵,由于數據量達到或超過每分鐘數千兆字節,企業已經無法手動分析和處理數據。
第二,伴隨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加快,企業必須更加積極主動應對問題的發生,而不是事后處理。必須利用AIOps等監控技術,在潛在問題影響用戶體驗之前解決處理。
第三,中國企業已經開始采用AIOps平臺,與一些傳統的監控工具類別進行競爭和替代。例如,在AIOps平臺內完成監控IaaS和實現可觀察性,尤其是當企業將IT基礎設施遷移入云之后。
第四,中國企業正在擴大在ITOM的各個方面增加對AIOps的使用,并在DevOps和SRE實踐中完善使用場景。
同時,在采納AIOps策略時,Gartner分析師的是:中國企業首先需要識別當前在ITOM方面的不足,制定企業的AIOps戰略,通過增加功能來提高采用AIOps成功的可能性;其次,從取代基于規則的事件分析開始,擴展到以服務為中心的工作流,如應用程序和網絡診斷;還有,通過選擇支持與IT服務管理(ITSM)工具雙向集成的AIOps平臺,實現任務自動化、知識管理和變更分析;最后,通過支持AIOps平臺的觀察、參與和行動,實現對ITOM的持續洞察。
多年來,博睿數據依托完整的IT運維監控能力,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持續構建先進的智能運維監控能力,先后推出了搭載了AI能力的新一代APM產品Server7.0和統一智能運維大數據平臺Dataview,不斷落地智能異常檢測、根因分析、故障預測等場景?;谌斯ぶ悄艿哪芰崿F運維監控場景的信息整合、特征關聯和業務洞察,幫助企業確保數字化業務平穩運行,并保障良好的數字化體驗。
2021年,博睿數據在國內首次提出了“服務可達的數據鏈DNA”的全新技術理念,數據鏈DNA可以打通從代碼到用戶(Code to Customer)訪問的全過程,全鏈路的探知路徑、性能和服務品質,形成了一種創新的運維管理模型,幫助企業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實現從“應用可用”到“服務可達”的跨越式進階。
數據鏈DNA理念的提出和落地,將進一步釋放企業IT運維監控管理所有分支領域DEM、APM、ITIM、NPM和智能運維管理的能力。目前博睿數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互聯網、金融、智能制造、航空、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