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派成功刷入開源鴻蒙 OpenHarmony 3.0:但只能顯示、觸摸
11 月 23 日消息,鴻蒙技術社區今天發文稱,開發者終于在樹莓派 4B 上刷入 OpenHarmony 3.0 并將其運行了起來,雖然目前功能還不完整,只能實現顯示和觸摸兩種操作,但作為第三方設備對于鴻蒙系統的支持來看具有重大意義。
華為已經把鴻蒙 HarmonyOS 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由后者整合其他參與者的貢獻最終形成了 OpenAtom OpenHarmony(簡稱“OHOS”)的開源項目,并獲得了數個廠商的支持,目前最新版本是 3.0。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是致力于推動全球開源產業發展的非營利機構,由阿里巴巴、百度、華為、浪潮、360、騰訊、招商銀行等多家龍頭科技企業聯合發起,于 2020 年 6 月登記成立,“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是我國在開源領域的首個基金會。
OpenHarmony 定位是一款面向全場景的開源分布式操作系統,各個廠家都可以平等地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獲得代碼,根據不同的業務訴求來做產品。
根據介紹,OpenHarmony 在傳統單設備系統能力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統能力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理念,支持多種終端設備上運行,第一個版本支持 128K-128M 設備上運行,開發者將獲得模擬器、SDK 包以及 IDE 工具。
據稱,這次為樹莓派刷入 OHOS 的方法比較并不算太難,他直接使用了樹莓派 Linux rpi-5.10.y 內核,然后通過編譯 OHOS 3.0 文件系統進而補充 Linux 缺失的文件。
目前 OHOS 似乎采用內核→DRM→libdrm→wayland→weston 的模式,所以樹莓派的 DRM 正常,再加上樹莓派的生態比較開放,資料容易獲取,所以總體來看并不算太難,只是 OHOS 的根文件系統使用的是 Toybox 對于大多數工具來說并不友好。
樹莓派 4B 配備了一顆博通 BCM2711 處理器,28nm 工藝,集成四核 A72 1.5GHz,內置 GPU 頻率為 500MHz,性能比上代樹莓派 3B + 提升了近 50%,搭配 1/2/4GB LPDDR4 內存、千兆網卡、藍牙 5.0、USB 3.0 接口、microHDMI 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