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硬盤數據丟失怎么辦?!
小伙伴們想必讀過《RAID在手,安全高效全都有》,已經知道:使用RAID的服務器,在數據丟失時可以利用鏡像或數據校驗進行數據恢復。
那么小編想問,當我們操作個人電腦時,發現數據丟失該怎么辦?丟失的數據能否恢復、如何恢復?恢復過程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將逐一揭曉答案~
1.好好的數據咋就沒了?
通常是因為硬盤發生故障,主要分為兩類:
邏輯故障(可用軟件修復)
包括:誤刪除、誤分區、誤克隆、誤格式化等手滑操作,或者突然斷電、病毒惡意刪除等異常情況。
物理故障(需要設備維修)
機械硬盤可能發生硬盤電路板或盤體故障,比如磁頭或磁道損壞、盤片劃傷。
固態硬盤可能發生電路或元器件故障,比如主控損壞、閃存顆粒磨損。
2.丟失的數據還能恢復嗎?
小編只能回答:不一定。只有先明確數據丟失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盡量提高數據恢復率。當機械硬盤發生物理故障時:
- 通常需要專業人員在無塵環境中打開硬盤,更換問題部件。
- 如果硬盤損壞嚴重,理論上還可以利用磁隧道顯微鏡在盤面尋找數據塊。
當固態硬盤發生物理故障時:
- 主控芯片的損壞概率最高,各廠家的固件開發水平和采用的讀取寫入控制算法都不同,數據恢復難度高。
- 如果是作為數據儲存載體的閃存顆粒損壞,基本可以放棄恢復。
由于物理故障涉及的恢復原理與技術比較復雜,就不再展開介紹啦。
總之請記住:如果是物理故障導致數據丟失,趕緊找專業機構解決,還有一線生機!
下面我們重點聊聊針對邏輯故障的數據恢復問題:其實,機械硬盤還有希望恢復,但固態硬盤的恢復希望渺茫。
為什么這樣講呢?讓我們從數據恢復原理說起~
3. 數據恢復原理是什么?
(1)你刪除的不是數據,而是……
大家都熟悉以下情境:
在刪除文件時,通常右擊文件后選擇刪除,發現誤刪還可以在回收站中還原文件,只有清空回收站,已刪除的文件才會消失。
但小編要告訴你:事實上,即便你清空回收站,已刪除的文件還保留在硬盤上,只是你無法再調用/打開它。
這是因為:
- 當存儲文件時,系統會掏出小本子,記錄每個文件的屬性和位置等關鍵信息,數據則以二進制形式儲存在硬盤上。
- 當調用文件時,硬盤要查閱記錄才知道,將儲存在何處的哪些二進制數據組合起來才是對應的文件。
- 當刪除文件時,系統會在小本子上記錄該文件的頁面做個刪除標記,表示記錄已失效,儲存空間可用,但并不會從硬盤上直接清除數據。
硬盤上的二進制數據浩如煙海,一旦刪除文件使其記錄失效,相當于數據石沉大海后又四處散落,沒有定位便無法打撈,即便存在但看不到更用不了。
所以,刪除的不是數據,而是定位和調用數據的方式。
(2) 機械硬盤的數據恢復原理
在機械硬盤中,刪除某文件后記錄失效,其儲存空間默認可被新文件占用,并覆蓋寫入新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新數據完全覆蓋舊數據,那舊數據可能真就消失了!
機械硬盤的數據恢復原理已呼之欲出:在被刪除文件所占用的空間沒有被新文件覆蓋的前提下,取消被刪除文件的標記,恢復文件記錄。
另外,對文件的讀寫刪改等操作,可能導致變動的數據被分散儲存于可用空間,形成文件碎片,增加機械硬盤的尋道時間。
文件碎片不僅影響機械硬盤的性能,還會提升數據損壞和丟失的風險。因此,被刪除文件若存在碎片,可能會影響數據恢復成功率。
(3) 固態硬盤的數據恢復原理
不同于機械硬盤,固態硬盤不支持覆蓋寫入,必須先徹底擦除已刪除的數據,騰出空間后才能寫入新數據。長期這樣先擦后寫,會造成硬盤掉速。
為提升性能,TRIM指令應運而生:在文件被刪除后,當固態硬盤空閑未進行讀寫時,提前擦除舊數據,讓可用空間更多,新數據可隨時寫入,無需等待。
因此,要想恢復固態硬盤上的數據,必須趕在TRIM擦除數據之前,取消文件的刪除標記,恢復文件記錄。
當然,此原理僅基于理論,因為我們無法掌握實際擦除速度,擦除數據后再想恢復更是難上加難。
4. 發現數據丟失后該怎么辦?
小伙伴們已了解理論知識,可真遇上數據丟失的情況該如何應對呢?
STEP 1 停止操作
一旦發現數據丟失,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讀寫或清理操作,防止寫入新數據導致覆蓋,或者整理碎片導致丟失數據被清理。
STEP 2 分析故障
■ 如果是物理故障,或者數據丟失發生在已執行TRIM的固態硬盤上,恢復難度較高,建議聯系專業機構處理。
■ 如果是誤刪、誤格式化等邏輯故障,藝高人膽大的小伙伴們可以嘗試使用網上的各種免費/付費軟件來恢復。若丟失數據極其重要,還是盡快咨詢專業機構。
STEP 3 備份數據
第一時間備份硬盤數據(比如使用硬盤克隆工具),盡可能完整地保留被標記刪除的數據。
這樣后續可以嘗試各種恢復方法,有備份在手,不用擔心數據在恢復中出現意外損壞。
STEP 4 嘗試恢復
使用數據恢復軟件時務必注意:
- 最好使用其他電腦下載軟件到移動硬盤或U盤里,再連接在丟失數據的電腦上運行軟件。
- 恢復的數據不能儲存至原硬盤,一定要避免數據覆蓋。
- 可以使用多種數據恢復軟件,這樣匯總得到的恢復數據可能更完整。
恢復數據只是亡羊補牢,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防患未然,維護數據安全。
5.怎樣維護數據安全?
STEP 1 提供安全環境
- 有條件盡量做好電腦散熱,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硬盤故障。
- 正常關機,避免突然斷電、長時間不通電影響硬盤工作。
- 定期升級電腦防護系統、更新硬盤固件。
STEP 2 避免數據泄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大家都懂~ 怎樣才能徹底刪除隱私數據且無法恢復呢?
- 通常使用文件粉碎功能,其原理是:在已刪除數據的位置上反復寫入隨機數據,進行多次覆蓋。
- 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大力出奇跡,將硬盤粉碎性銷毀。
STEP 3 合理使用硬盤
- 不要在系統盤或桌面上存放重要文件,不僅影響電腦運行速度,而且一旦丟失難以恢復。
- 系統、軟件可以安裝于固態硬盤以提升速度,文件資料可以存放在大容量機械硬盤里。
- 機械硬盤定期整理文件碎片,不僅讀寫數據更暢快,還能提高數據恢復的成功率。
(固態硬盤基于閃存儲存數據,尋道時間恒定,并且限制讀寫次數,整理碎片會影響硬盤壽命噢。)
STEP 4 做好數據備份
不管使用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最重要的是做好數據備份!
-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部署NAS(一種支持共享的網絡數據存儲器)。
- 如果預算不多,可以使用移動硬盤、網盤,或者組建RAID 1(兩塊硬盤同步鏡像備份)。
6. 總結
好啦,小伙伴們今天又收獲了新知識:
數據丟失通常因為:硬盤發生物理故障或邏輯故障。
- 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在邏輯故障下的數據恢復原理。
- 發現數據丟失后的4個應對步驟。
- 維護數據安全的4點建議。
最后小編想說:
數據誠可貴,丟失價更高;恢復有途徑,備份最安心。
希望大家都不會遇上數據丟失需要恢復的情況,平時要注意數據安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