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Hub大更新!過去30天中國下載超3億篇,高居世界第一
有「科學版海盜灣」之稱的Sci-Hub,迎來今年首次大更新!
最近,Sci-Hub創始人Alexandra Elbakyan發布推文稱自己更新了Sci-Hub,用戶現在可以查看實時下載數據、月度下載數據等等。
她還表示,未來會在Sci-Hub上添加更多內容。
另外一個變化來自logo。
此前,Sci-Hub的logo是一只叼著鑰匙的小烏鴉,也許意味著打開科學之門的鑰匙。
在更新后,logo變成了這樣:
不難發現,烏鴉嘴里叼著的鑰匙環,變成了一個我們中國人更熟悉的樣式??赡蹺lbakyan又想起了自己出生時,她的祖國的名字。
過去30天,中國下載世界第一正如Elbakyan推文所說,此次更新內容主要是近期實時用戶數據詳情的更新,而且還回顧了目前所包含論文的學科分類和發表時間分布。
在Sci-Hub包含的88,343,822篇研究論文的數據庫中,大約80%的文章是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文章,6%是會議的論文集,5%是書籍和著作的章節,其余的是則其他類型的文章。
在時間分布上,Sci-Hub上的文章有77%是在1980年和2020年間發表的,36%是在2010年和2020年期間發表的。對主要科學出版機構的覆蓋率在95%以上。
目前,Sci-Hub數據庫的總大小約為100TB。
在涵蓋論文的學科分布上,Sci-Hub數據庫中的大多數研究文章(約 2500 萬篇)來自醫學和健康方面的期刊,接下來是化學、生物學、人文社會科學、物理學等領域。
從論文數量上看,Sci-Hub涵蓋的論文數量在2013年至2016 年期間增長最快,因為在這幾年間Sci-Hub從期刊資源庫中大量下載已發表的論文。在此之后,下載的多是每年新發表的論文。
此次更新放出了一張用戶數據的示例:即上個月從Sci-Hub下載論文最多的國家或地區排行(按下載次數大小排序)。
(圖中第13位是中國臺灣地區)
不難發現,來自中國的下載次數位列全球第一,近30天內下載了3.37億次,緊隨其后的則是美國(1.26億)、法國(8044萬)、巴西(4030萬)等國家。
科學版「海盜灣」,坎坷走過十年
Sci-Hub成立于2011年9月,該網站致力于免費向全世界的用戶提供世界各地學術期刊論文,被稱為「科學版海盜灣」
Sci-Hub創始人是哈薩克斯坦程序員Alexandra Elbakyan,她的研究領域是計算機科學和神經工程。她在12歲時曾創建了一個網站專門用于各種機器人和虛擬動物。
建立Sci-Hub網站的想法源自Elbakyan在哈薩克斯坦時的學生經歷。在她看來,當研究人員經常需要訪問數十甚至數百篇文章時,支付超過30美元來訪問一篇論文是「非常瘋狂的」。
目前,Sci-Hub提供免費訪問超過8797萬篇研究論文。每天約有50萬名用戶使用,其中大部分是學生和研究人員。
Sci-Hub網站上目前依然公開標示著其誕生時的初衷:
論文是研究所需的主要來源。盡可能廣泛地傳播研究論文以及其他科學或教育資源,受到版權法的人為限制。這些法規極大地阻礙了人類社會科學的發展。
目前,Sci-Hub每天提供數十萬篇研究論文的訪問權限,有效地繞過了任何付費墻和限制。
但是,這種免費模式勢必與各大學術出版機構和收費期刊的利益發生沖突。自從成立以來,Sci-Hub就一直面臨著訴訟方面的巨大壓力,網站幾次被迫下線,并被多國政府封禁。
2020年12月,3家知名出版商Elsevier、Wiley和美國化學會(ACS)聯合在印度提起訴訟。
在長達2169頁的起訴書中,出版商指出Sci-Hub和其主要資源來源Libgen未經許可、大量傳播需要付費才能閱讀的論文和出版物是嚴重侵權,要求印度當地網絡運營商對其進行封禁。
受到印度訴訟案的影響,2021年1月,推特官方宣布永久封禁Sci-Hub賬號,理由是「違反平臺有關假冒產品的政策」。被封禁時,該賬號粉絲數量超過18.5萬。
去年5月,Elbakyan在推特上表示收到一封來自蘋果的通知郵件,被告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年多前就已要求蘋果提供其個人賬戶數據供調查,并且蘋果已按要求執行了FBI的命令。
面對種種壓力,Sci-Hub依然堅持了下來。去年9月5日是Sci-Hub誕生十周年。Elbakyan在推特上發布消息,更新233萬篇論文,為Sci-Hub慶生!
推文中寫道:「今天是Sci-Hub的周年紀念日,這個項目已經成立 10 年了!我將發表2,337,229篇新文章來慶祝這個日子」
有人統計了一下,去年9月那次「十周年活動」更新的大部分論文來自于世界最主要的幾家期刊出版商 :Elsevier 508566 篇 ;Springer 305690 篇 ,Wiley 201556 篇 ,IEEE 169849 篇, ACS 109970篇。
這樣看,也難怪幾大學術出版機構非要對Sci-Hub趕盡殺絕了。
面對種種壓力,Elbakyan始終不改初心。
Elbakyan 是開放獲取(OA)運動的堅定支持者:她認為,Sci-Hub 是科學中開放獲取原則的真正實現,科學應該對所有人開放,而不是靠付費墻。
Elbakyan 曾表示,她受到共產主義理想的啟發,并認為思想的「共同所有權」對于科學進步至關重要。
她在2016 年接受Vox采訪時表示,「我喜歡共產主義的理念,知識應該是普遍的,而不受知識產權的限制。對于信息來說尤其如此。研究文章用于在科學。但交流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共同所有權。」
另外,Elbakyan還認同共產主義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
可能這就是Sci-Hub此次更新改動logo的用意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