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解讀區塊鏈+元宇宙
一、何為元宇宙?
元宇宙,英文Metaverse,Meta為超越,Universe為宇宙,所以理解為超過宇宙的另一個平行世界。要讓元宇宙貼近人類的生活,離不開三大核心要素:自由度,溝通性,收益化。
二、區塊鏈是技術革命的時代?
智慧+城市+農業+教育+醫療+旅游+政務+交通+食安等,或許我們可以給它們一個統一的名字“區塊鏈+”,不禁讓我們聯想到過去20年的“互聯網+”時代。每一次工業革命的前進,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迭代,每一場科技的革新,都將誕生一種全新的業態,伴隨著一種新型的生活與社交方式。回顧過去20年來的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及正迎來的區塊鏈時代,從個人的體驗及感受中,我覺得科技的力量正在進行三步跳躍式的前進,它們各自的結構與特色如下:
1、互聯網時代:是單一的人機互動性,單點結構,所構成的網體為線性,缺乏交互性,自由度不夠,相對比較被動型,特性為:單調、繁瑣,冗余。
2、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多點,多線的互動形式,實現以技術為媒介,拉近人與人的空間距離,增強了社會溝通性,實現同緯同面輻射的網狀結構,功能更加:多樣,便捷,實效。
3、區塊鏈時代:是多面,多維的空間互動形式,是人類化身與軟件代理互動的三維立體空間結構,所采用的數字孿生技術,可將現實世界,按照1:1復刻到另一個平行世界,又稱之為虛擬現實世界,體驗上更為:多元、高速,虛實。
三、區塊鏈技術革命了產業形態?
區塊鏈技術革命,將有力地沖擊整個產業結構,打破傳統企業結構,進行全新產業重塑,組織結構重組,業務形態的升級,實現企業走“一企一鏈一服務”特色產業主義發展道路。技術三次變革,企業與之匹配的適應方式、存生法則和戰略布局,也不斷升級,從單點作戰,到平鋪串聯,再到垂直并聯。技術革命,固然帶來社會形態的改變,也推進全球經濟結構重構,與此同時,揭露了世態的炎涼與暴露人性的丑陋,從而導致社會犯罪率的提升,因此,任何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下,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控人性、欲望?如何把握分寸感、邊界意識?
四、夢與元宇宙最大的區別?
夢與元宇宙最大的區別,在于意識的自由度。
夢屬于非技術型“超元宇宙”,人往往是在深度睡眠,完全無意識下進入夢境,開始周游列國,天馬行空。任何的夢境的畫面,片段,劇情完全不存在預演預設,因為夢境屬于人自有意識外的潛在意識,它是在毫無技術植入,人機交互下運行的,它具有完全開放性、隨機性,不確定性與未知性。
目前元宇宙屬于技術型,它仍然是以人類的意識轉移,進入另一個平行世界,在那個虛擬空間中復制一個一模一樣的“次生命個體”,進行生命軌跡的還原,重溫,重復與留存,相對比較難以超脫現實意識的操縱。這個技術或許我們可以賦予它一個更有溫度的稱呼“數字孿生技術”。
五、生命真的能夠實現“永生”嗎?
“永生”的話題從古至今,一直都被世代君王,科學家,哲學家,學者,信奉者所追求。人類真的能夠“永生”嗎?假設答案是能,那么永生的部分是什么?肉身?靈魂?還是意識?不論是生物克隆技術,還是元宇宙數字孿生技術,它們僅僅復刻片段的基因系列或代碼,它們無法永恒的原因,在于人類的操控性,而非那只“無形之手”的造化。
我個人對“永生”的理解并不是這些,我認為“永生”是一個“生命之道”的精神,永是永恒,恒古不變的,生代表著生生不息,生命力的不斷延續,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生命接力的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