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供電,選擇有線還是無線?
物聯網(IOT)供電技術即將出現兩個競爭性方向。一個主要由思科主導的計劃,試圖通過以太網(PoE)供電并使其普及。另一個則是高通和Ossia這樣的供應商,他們承諾完全消除電線,并允許方便地將物聯網設備放置在數據和電力無線功能范圍內。
以太網供電
以太網供電(PoE)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它通常用于設計智能辦公室,不僅簡化了辦公室的初始構建,還簡化了任何后續升級。此外,如果做得好,在用電方面,它可以比更常見的電源插頭和其他有線或無線網絡便宜得多。
它用的是直流電而不是交流電,因此從電擊風險的角度來看更安全。并且省去專用變壓器浪費電力,因此如果配置得當,它可以提供比目前桌面上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網線與電源共用還使得重新規劃或更新辦公室變得更加容易,因為不必打開墻壁,可以更容易地使用室內設計。允許電力在地板下或天花板上流動。也省去了電工或技術人員的部分工作。
不過缺點是PoE所能帶來的功率有限。重型電器、HVAC系統和局部電阻加熱器可能需要更傳統的交流電源。
完全無線化?
完全無線化比PoE技術更新,也沒那么成熟。甚至還沒有一家大型的技術供應商。這使得任何解決方案都需要因地制宜。目前在機器人和汽車應用中似乎特別有用,因為在安裝包括相機在內的大量傳感器時,只需讓它們處于電源和數據源的范圍內即可工作。這使得相關物聯網傳感器比其有線替代品更易于安裝、更換和管理。
電源可用性受到范圍和容量的限制。在大多數情況下,談論的距離單位是厘米、分米。在未來對城市無線供電的愿景很科幻,但為城市傳感器無線供電的概念成為近期的可能。
目前,這種方法最適用于對電源要求較低的傳感器,或是附加了某種無線電源技術(如電池和太陽能技術)的傳感器。攝像頭可以通電(但如果它們是全天候運行的話就不行),只是為了在選擇性地記錄單個事件時保持電池電量,比如當運動傳感器觸發記錄事件時。
或許可以兼容并蓄
最后,我們認為這兩種技術并非相互排斥,可以使用PoE將電源靠近設備,然后使用專用、安全、低功耗的無線網絡接入點和電源發射器為設備本身供電,從而有效地實現兩全其美。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