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潛力巨大,2025年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破萬億
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正成為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近日,信通院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預計202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超萬億元。
據信通院統計,202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0億元,較2021年增長40.91%。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增長49.3%至3256億元,私有云市場增長25.3%至1294億元。
對此,《白皮書》指出,云計算戰略價值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提升,過去一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穩定增長,增速約為19%,相比全球增速,我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期。云計算產業競爭日益激烈,全球各國將云計算看作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環節。云計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紛紛布局云計算戰略,聚焦云計算賦能行業價值。《白皮書》指出,美國繼“云優先”“云敏捷”之后,又出臺多個戰略文件,將云計算應用至相關領域,旨在確保其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領先地位。歐盟強調數字主權發展,發布一系列計劃和準則,在主權云、可信化監管等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日本計劃于2025年之前構建所有中央機關和地方自治團體能共享行政數據的云服務平臺。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認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引發數字應用使用方式和算力資源供給的雙向變革,云計算作為數字世界操作系統價值正在全面展現。一方面云計算將向下重新定義算力資源使用方式,另一方面云計算將向上定義數字應用新界面。同時,云計算催生算力服務新范式,在架構層面,云計算支撐算力服務從以計算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過渡;在能力層面,云計算驅動算力服務創新發展,實現異構算力泛在接入;在模式層面,云計算催生全新的算力交易模式,算力服務交付內容轉變至根據使用者的計算任務交付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