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應用管理的未來:分布式云環境
基于云的開發持續增長,因此對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推動應用程序更接近最終用戶對于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已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云中部署應用程序可以為工程團隊和消費者帶來許多的好處。工程團隊可以利用云基礎設施快速、輕松地擴展應用程序,而不用像過去的本地部署那樣花費大量資金。
因此,終端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游戲和流媒體時的延遲更低,應用程序的可用性更高,用戶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
然而,向大型云計算提供商托管應用程序的轉變導致了對大型云計算供應商的依賴。大型供應商擁有龐大、集中的數據中心區域。這些區域的按需提供的彈性資源可以幫助工程師們進入現代計算范式,但同時也帶來了安全和性能方面的挑戰。
應用性能和安全挑戰
依賴大型、中心式云架構的主要挑戰之一在于確保應用程序的性能。托管在中央數據中心應用程序往往遠離終端用戶,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延遲問題。
一些需要實時交互的應用程序尤其會受到延遲和性能問題的影響。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虛擬打工人主要依靠視頻會議與同事進行遠程連接。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需要實時技術才能運行的其他蓬勃發展的例子,包括物聯網(IoT)設備和人工智能處理。
此外,中心式架構會對可擴展性和創新產生影響。即使是具有橫向擴展能力的均衡設計也只能在單一環境中進行擴展。更不用說在發生區域性故障時,如果沒有其他選擇的話,運營在故障解決之前就可能會被停頓,而且還要算上恢復過程所需的時間。
當然,網絡抗壓能力是任何應用程序都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中心式架構將所有系統和應用程序托管在同一環境中,從而降低了攻擊者滲透和破壞組織的門檻。中心式系統形成了一個單一的攻擊面。如果系統崩潰,整個運營也會崩潰,這對于關鍵業務運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分布式云計算的發展之路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許多企業都在尋求一種替代方案,通常會采用分布式云環境的形式,將應用程序托管在世界各地的多個服務器上,從而提高性能及增強抵御網絡攻擊的能力。
而且,將應用程序分布在多個地點后,企業可以減少處理和分析往返于中心式云端數據的時間,并將無需分布的數據本地化。分布式云環境還可減少攻擊面和攻擊者可攻擊的數據。
此外,企業使用不同地點的本地化云環境可以更輕松地滿足不同國家的數據主權和本地化要求。每個云環境都可以進行單獨調整,可以使數據更接近最終用戶的所在地。這是一個日益受到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那些必須遵守不同國家不同法律法規的跨國公司而言。
企業在不斷向基于云的環境轉變,精心管理應用程序的位置變得越來越重要。不斷發展和新興起的云計算原則(例如混合云和多云、應用模塊化和云原生架構標準化等等)可以成為支持分布式計算的基石。
企業可以通過正確的選擇和在正確的技術方面投資優化自己的基于云的環境,并確保其應用程序的最佳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