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移動 以領導者角度思考未來
“華為已成為贏得全球影響力的榜樣。”——《商業周刊》
2008年,華為全球銷售額達到233億美元,其中移動領域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知名研究機構Current Analysis最近發布報告:華為無線產品全線進入***陣營!
無獨有偶,近日美國《商業周刊》也將華為評為全球十大***影響力的公司之一,標志著華為與蘋果、谷歌、豐田這些業界巨擘一樣,成為各自所屬行業的***影響力的***。
究其成功的原因,是其始終以客戶為導向,基于客戶需求而創新,正確把握了技術演進的趨勢,在行業變革中抓住機遇,拾級而上。從提供***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切入市場,到以理念與品牌價值改變產業格局,通過10余年來的不懈努力,華為實現了產業價值鏈上的自我跨越。
“無線風光”在華為
2008年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近85%的移動市場份額集中到了華為等三家設備商手中,一些傳統的設備商逐漸被邊緣化,成為“馬太效應”的注腳。
作為業界唯一在GSM、CDMA、WCDMA、TD-SCDMA、WiMAX以及LTE領域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設備商,華為率先提出“融合、寬帶、綠色、演進”的技術發展路線,傾全力打造出融合的第四代基站,使各種技術制式在統一平臺下實現了***融合,甫一推出即受到全球主流運營商的青睞,奏響了2008年移動產業發展的***音。
在發展最成熟的GSM領域,華為大量引入多載波、全IP、高效功放和容量提升等下一代網絡技術,帶領GSM向寬帶化和綠色化轉型,頻頻擊中客戶的興奮點。在德國,Telefonica/O2選擇華為部署第4代基站近9000個;在捷克,華為無線設備***突破德國電信旗下的T-mobile,為其部署面向LTE演進的新一代GSM網絡;在印度,華為成為幾乎所有主流GSM運營商的核心合作伙伴,并全面進入新德里、孟買和欽奈等大城市。2006年至2008年3年間,華為GSM出貨量翻了三番,僅2008年就發貨150萬載頻,躋身全球前二。
作為領先的WCDMA/HSPA供應商,華為在3G的新一輪發展中繼續領跑,2008年一舉拿下42個商用網絡合同,新增合同連續三年獨占鰲頭。2008年,華為歷史性地挺進了北美市場,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Bell部署北美***面向LTE/HSPA+演進的移動網絡;2008年,繼與沃達豐集團在西班牙、匈牙利、希臘、羅馬尼亞等子網成功開展3G合作之后,華為與沃達豐集團進一步將合作范圍擴大到南非和土耳其等人口大國;在新加坡,華為幫助StarHub部署了全球***商用Femtocell網絡。截至2008年年底,華為已累計建設128個WCDMA/HSPA商用網絡,占據全球半壁江山。
在當前業界其他的CDMA老牌設備商紛紛陷入整合、調整之際,華為卻憑借海外積累的豐富經驗,在2008年中國電信CDMA網絡一期招標中一舉獲得領先的市場份額,承建北京、深圳等36個大中型城市的CDMA網絡。僅2008年華為CDMA全球出貨量就達到22萬載頻,成為CDMA產業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p#
2008年是LTE元年,華為被北歐及波羅的海地區***的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選中,為其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部署全球***LTE商用網絡;華為還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等多個發達市場與當地的領先運營商開展了LTE外場測試。此外,華為還率先完成了全球***WCDMA/LTE雙模、CDMA/LTE雙模、TD-SCDMA/LTE雙模業務演示,充分驗證了華為在3G向4G演進方面的領先技術優勢。
全領域投入、全線增長、全面超越,使得華為已成為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正如著名咨詢公司Current Aalysis在***的評估報告中評價的那樣,華為的發展勢頭“非常積極”。
華為的成功是基于客戶的成功
在經濟寒冬之際,為何華為在全球移動市場的破竹之勢仍在上演?運營商特別是越來越多的高端運營商攜手華為,原因何在?
只有在客戶那里才能找到最準確的答案。
在德國,Telefonica/O2部署華為第四代基站之后,GSM地理覆蓋率提高到接近100%,WCDMA地理覆蓋率提高到60%。覆蓋的大幅改善使網絡業務量提高了300%。Telefonica/O2德國的CTO Andrea Folgueiras稱贊說:“華為是實現我們需求的一個理想合作伙伴。華為的解決方案***藝術性地把WCDMA和GSM兩種技術融合到一個基站里,就像把一個現成的GSM基站轉換成WCDMA基站那樣容易。”
在捷克,T-Mobile使用華為第四代基站替換原有設備,不僅提升了網絡性能,而且在產品生命周期內將為T-Mobile節省超過1000萬歐元的能源消耗。T-Mobile捷克公司的執行副總裁Heinz Schmid先生說:“新的設備將使整個網絡擁有更先進的性能,讓運營商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新業務,例如高速數據業務。”
在西班牙,沃達豐選擇華為調整其WCDMA/HSPA網絡。調整后,覆蓋提升了40%,ARPU增長了2.5歐元,數據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1.2%,一年內用戶數增長超過50%。沃達豐西班牙的CTO Jaime Bustillo表示:“我們期待著與如此杰出的合作伙伴繼續深化合作。”
在通信體驗決定用戶去留的時代,華為真正做到了端到端交付性能優異的高質量網絡。大量運營商由于采用了華為的解決方案而使得網絡質量和性能發生了徹底的改觀。正如《商業周刊》所評價的:“華為的成功是因為其為客戶提供了最***質量、***性價比的產品。”
以***角度思考無線未來
只有那些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并保持市場增長的企業才能夠***產業發展趨勢。2009年,電信行業將迎來一次更深刻的變革。華為無線14年夙興夜寐、奮發創新,***著移動通信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領導無線融合浪潮。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多種無線接入技術長期并存,使得運營商不得不同時運營兩張甚至更多的網絡,投資和運維成本成倍增加。在2008年第四代基站統一平臺的基礎上,華為推出全新的SingleRAN解決方案,這是一次從設備融合到網絡層面融合、運維層面融合的進一步升華。使用單一設備實現各類無線接入,建設單一站點復用所有配套設施,倡導單一運維簡化運營團隊。
***LTE產業前進。無線網絡向LTE演進已成為趨勢,華為全程參與LTE技術標準的制訂,貢獻了近1500個標準提案,成為LTE產業的核心力量。華為在LTE無線關鍵技術、多頻段多場景支持、自規劃自配置、扁平構架等領域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技術驗證。華為還憑借第四代基站統一平臺優勢為運營商提供最全面的LTE平滑演進解決方案。
重構移動寬帶。數字洪水來襲,移動運營商也面臨每Bit收益急劇下降的挑戰,移動寬帶網絡的建設思路和移動語音網絡存在巨大差異。結合對固定寬帶和Internet的深刻理解,華為無線從網絡架構、分層接入、流量分流、智能組網四個方面,定義可運維、可盈利的移動寬帶新DNA。事實上,華為也已經在HSPA/HSPA+、EVDO和Femtocell等移動寬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升級TVO/TCO解決方案。金融危機的加劇使得運營商對運營成本的降低和業務收入的增加更加渴求。多年來,華為持續研究并優化運營商TVO/TCO模型結構,通過提高設備集成度,引入新能源、新業務和智能運維等技術,全面提升網絡性價比。使得運營商無論是應對目前的金融風暴還是構建長期競爭力,都會從中獲益。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