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對抗傳統軟件的三大優勢
51CTO推薦專題:SaaS時代的軟件開發
SaaS,軟件即服務,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軟件的成熟,而在21世紀開始興起的一種完全創新的軟件應用模式。簡單的說,軟件即服務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的模式。軟件公司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而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通過互聯網向軟件公司訂購所需要的應喲國內軟件服務,并按定購的服務多少與時間的長短向軟件公司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
雖然現在SaaS應用還不怎么明朗化,其前途還有不確定的地方,但是其至少對傳統軟件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或者說,其克服了傳統軟件的幾大惡習。
一、大大減小了傳統應用軟件的盜版風險。
對于傳統應用軟件來說,軟件企業的最大的心頭大患某過于盜版了。像微軟技術這么雄厚的企業,其仍然不能夠有效的避免盜版的現象產生。可以說,盜版軟件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利潤。但是也正是軟件的高利潤,使得盜版軟件屢禁不止。就算軟件公司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做防盜版的工作,其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有時候甚至會被打上壟斷的頭銜。
而現在SaaS模式就對傳統軟件的盜版發起了沖擊。在SaaS模式下,軟件公司開發出來的應用軟件是部屬在互聯網上的特定服務器上。而不像傳統軟件那樣,部屬在企業的各個客戶端上。此時要控制軟件的盜版相對來說,容易許多。另外SaaS是根據服務來收費,沒有軟件只有服務。企業只需要為服務付費,軟件在其中的價值已經大大縮減了。沒有了大量的軟件需求市場,盜版軟件也就沒有了生成的根本。
另外在SaaS模式下,企業都直接從網絡服務器上進行版本的升級與認證工作。而不再依賴于傳統的載體。這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盜版事件的發生。同時企業在部屬SaaS應用的時候,其軟件成本已經大大降低,甚至降低為0。此時盜版軟件已經沒有利潤可言,其也就會逐漸退出市場。而且服務是很難被盜版的。為此軟件公司只要自己做好服務器端的版權控制,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那么這個盜版的噩夢就可以遠離他們。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他們企業的利潤,最大長度的避免盜版商從他們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降低了傳統軟件的初始化成本。
對于傳統軟件來說,如ERP系統,其項目最大的初始化成本包括三塊,分別為軟件的授權成本、培訓成本與服務器購置與部署等等。其實人總有這么一個心理。如果讓企業一下子掏出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來實施一個信息化項目,很少有企業會這么大大方方的拿出這么多錢來。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讓企業每個月花個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像ERP這種軟件,一般用個十年是最起碼的。那么十年就是十幾萬了。此時企業反而會掏錢。一次性掏跟分次掏對人的心理影響是不同的。
而SaaS正是利用了企業的這種心理,分次從企業腰包中賺錢。也許最后下來,其取得的收益可能要比一次性付清要高的多。不過對于企業來說,這種成本的分攤方式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的風險。初始化成本比較大,也同時意味著風險的加大。現在將初始化成本分攤在各個年度,那么也同時分散了項目的投資風險。當企業用了一年覺得這個信息化管理方案不適用,那么其損失的就是一年軟件的租金,以及一些時間與精力的損失罷了。其馬上可以重新收拾心情,去部署下一個應用。信息化項目風險小了,企業也就比較樂于去投資了。
另一方面,不僅軟件的授權成本降低了,而且軟件的培訓成本也同時降低了。像部署ERP系統這種應用,其培訓成本也往往有一筆可觀的數額。如根據筆者的了解,像針對中型企業的ERP應用,如神州數碼的易飛ERP系統,其培訓費用加上實施費用也大概在10萬左右。而像SAP等大型應用的話,其培訓實施費用更是高達幾十萬。在SaaS模式下,一般情況下這個初始實施費用或者培訓費用也是采取分攤的方式,即分攤到以后的各個年度,而不會一次性收取。所以,采用SaaS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傳統軟件的初始化成本。
為此從分攤初始化成本的角度上講,與傳統軟件高昂的初始化成本相比,會對傳統軟件產生很大的沖擊。這個沖擊甚至比盜版軟件帶來的沖擊影響更大。
三、SaaS讓軟件集成成為了可能。
在部署傳統應用軟件的時候,軟件集成也是困擾企業與軟件公司的一大問題。如企業先后部署了財務管理軟件、進銷存管理軟件、人事管理系統等等。但是最后發現他們之間竟然無法友好的工作。相當于是三個孤島,老死不像往來。這就是另外一種信息孤島。在傳統軟件模式下,這種孤島現象很難避免。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中小企業還是處于一個成長期,其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選擇一些大型的綜合性的管理系統。如國內的企業,往往一開始會采用一些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規模的擴大與管理水平的提高,會采用一些進銷存等跨部門的管理系統。再接下去就可能會采用ERP、CRM等大型的綜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統。注意在這個應用軟件升級的過程中,往往是顛覆性的。即采取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后,就會拋棄原來的信息化系統。如采用了ERP管理軟件后,原先的財務管理軟件等等就會丟棄不用。如果還是需要用原來軟件的話,那么就需要進行軟件集成或者讓他們各自為政。一般實施顧問往往建議企業直接替換掉。因為無論是軟件集成還是各自獨立工作,對于企業來說都會帶來比較大的損失。相對來說,雖然直接替換掉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如軟件模塊的購買費用、培訓費用以及軟件替換的風險),但是企業長久以往下去,這個支出反而使比較小的。所以雖然說現在軟件集成的呼聲很高,但是企業在采用更高級、更綜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基本上采用的是替換,而不是項目集成。這主要是項目集成的風險太大,成本也太高。而導致這兩高的主要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
而現在SaaS模式正在對傳統軟件的項目集成發起沖擊。如現在軟件巨頭SAP等等也在推出SaaS模式的應用。他們的SaaS模式有一個特點,即平臺化與模塊化的特點。也就是說,企業常用的功能都被設計成一個個模塊,實現在同一個平臺上了。企業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資金實力來點菜即可。如果菜最后吃的不夠,仍然可以補點。由于后續補的功能與先前定的功能是在同一個平臺上,所以不同的功能、模塊之間要實現集成、協同工作,就變得飛非常的簡單。這就好像搭積木,一塊積木與另一塊積木往往有接口相連,只要插上去即可。這就使SaaS模塊化設計與平臺化設計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采用了SaaS模式,企業可以先根據自己的需要上一個財務管理模塊。然后根據需要再上一個進銷存管理模塊。最后企業發展的差不多了,就像上一個ERP管理系統。此時原先的財務管理模塊與進銷存管理模塊不用替換掉。而使直接上ERP系統的另外即可模塊即可。如此的話,企業就可以減少一些重復性的投資。退一步來說,企業如果仍然要采取替換的操作,由于原先的管理系統采用SaaS的模式,其是按年來支付費用的。為此對于企業來說,更新換代的損失也不會很大。
所以,筆者認為SaaS模式對傳統軟件的第三大沖擊就是對項目集成所造成的沖擊。若企業采用了SaaS模式,其功能之間集成就會簡單許多,成本與風險也會小許多。即使企業采取全部替換的方式,其所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很大。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