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軟件水平考試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輔導筆記(12)
1.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基本結構
(1)嵌入式硬件系統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部分組成。
(2)嵌入式微處理器是嵌入式硬件系統的核心,通常由控制單元、算術邏輯單元和寄存器3大部分組成:
A、控制單元:主要負責取指、譯碼和取數等基本操作并發送主要的控制指令。
B、算術邏輯單元:主要處理數值型數據和進行邏輯運算工作。
C、寄存器:用于暫存臨時性的數據。
2.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分類(根據用途)
(1)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又稱為單片機,片上外設資源一般比較豐富,適合于控制。***的特點
是單片化,體積小,功耗和成本低,可靠性高。目前約占70%的市場份額。
(2)嵌入式微處理器(EMPU):又稱為單板機,由通用計算機中的CPU 發展而來,它的特征是具有32
位以上的處理器,具有較高的性能。通常嵌入式微處理器把CPU、ROM、RAM 及I/O 等模塊做到同一個
芯片上。
(3)嵌入式DSP 處理器(DSP):專門用于信號處理方面的處理器,其在系統結構和指令算法方面進行
了特殊設計,使其處理速度比最快的CPU 還快10~50倍,在數字濾波、FFT、頻譜分析等方面獲得了大
量的應用。
(4)嵌入式片上系統(SOC):追求產品系統***包容的集成器件,其***的特點是成功實現了軟硬件
的無縫結合,直接在微處理器片內嵌入操作系統的代碼模塊。
3.典型8位微處理器的結構和特點
該部分參考《教程》86~94頁,以8051為重點,徹底搞清楚8位單片機的工作原理,外設控制、存儲分布、尋址方式以及典型應用。2007年11月下午的***道題目就考查了8051的定時器使用、外部時鐘連接、實際應用的流程設計以及典型的尋址方式。這些考點幾乎可以在《教程》上找到,例如外部時鐘連接那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教程》89頁上面的原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