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組織宣稱將對美國發動網絡戰
據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3月8日報道,美國黑客組織“匿名者”一名領導者日前發出威脅,稱將對美國大公司以及政府部門發動更大規模的“網絡戰”。“匿名者”組織的領導者巴雷特·布朗現年29歲,是一名大學輟學生,自稱是“匿名者”的資深戰略家和宣傳員。他說:“我們將發動游擊網絡戰,這是一種非傳統的、非對稱的戰爭。事實上戰爭之火早已點燃。”
布朗承認“匿名者”組織的行為違反法律,但辯稱他們違法是出于“道德”目的,是為了監督大公司 和政府,曝光他們的錯誤行為。他們采取的攻擊手段將包括:在網絡上公布官員的私人信息,破壞大公司的網絡和電話通信等。
布朗稱,“匿名者”組織有數千名成員,包括一些大公司和政府機構的高級計算機專家以及記者,這些人分成數十人的小組,對各種事件作出反應。他們可以進入大公司和政府部門內部網站,中斷他們的服務,刪除備份信息,截取電子郵件以及盜取各種文件。
美國許多政府官員和個人都對“匿名者”組織進行了譴責。網絡安全技術公司HBGary Federal的CEO格雷格·胡歌倫德稱,這些人不是黑客活動家,而是罪犯,他們盜取HBGary Federal員工的個人信息,有些員工甚至收到死亡威脅。
拓展閱讀:
在最新和最權威的RSA 2011大會上,美國國防部副部長William Lynn在開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未來黑客進攻的目標可能是軍事網絡或運輸系統這類基礎設施。五角大樓承認這嚴重威脅到網絡安全,并正在與盟國政府和私營公司捍衛這一新的戰爭領域。William Lynn還在演講中闡述了五角大樓的戰略,并呼吁業界開發新技術,扭轉目前的優勢。
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在主題演講中說,大多數已開發成功的破壞工具尚未被使用;我們需要利用這個窗口機會來發展防御手段。同時,他表示軍方的網絡能力也將用于民用重要企業,以保護那些支持政府運行和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免受攻擊。他強調稱"這是一個重要時刻。"(可參閱:《RSA 2011大會視頻報道(回顧)》)
結合前面的新聞,看來美國對于網絡戰爭的緊張并不是空穴來風,但是網絡戰爭這個概念并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網絡戰,這個概念早在幾年前就被提出了,但是,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還是過于飄渺。隨著網絡攻擊的不斷升級,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也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人們對于網絡戰這個概念有了新的詮釋。
不少人認為區別于網絡戰還是普通攻擊是定義網絡戰的關鍵問題,如果帶有政府色彩的網絡攻擊便是網絡戰,非政府的網絡攻擊則不屬于這個范疇。但是,其網絡攻擊的背后操作以及相關利益誰又說的清楚呢?(《可參閱:《網絡攻擊還是網絡戰爭》)
在RSA大會上,專家們對于網絡戰的定義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但是結果并不明確。(可參閱:《2011 RSA專家組商議網絡戰爭的定義》)
且不論網絡戰爭如何定義,單從網絡攻擊手段來看我們就不能輕視。DDoS攻擊被稱為網絡戰爭的尖頭兵,黑客也能應用蜜罐技術進行入侵,誘捕安全人員……多變的網絡攻擊應用于網絡戰爭當中,網絡戰爭一旦爆發,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想清楚的,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夠解決的。或許,網絡戰爭對于我們來說還太過遙遠,但是對于它的爆發我們還是應該有所警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