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鼓吹 找準云計算商用的著力點
人們往往樂意以谷歌、亞馬遜、微軟、思科等國際公司的成功案例大力鼓吹云計算的時代就在眼前。但是,云計算一直未形成真正的規模化商業應用。
2010年,IT領域最給力的詞匯之一非“云計算”莫屬。報刊媒體大量刊登文章報道云計算,專家、學者、企業家、官員對此也津津樂道,不少省市把云產業和云應用納入“十二五”規劃。2010年10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2010年8月,上海發布了《上海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三年行動方案。2010年10月,北京市制定《北京“祥云工程”行動計劃(2010-2015年)》全國各地都如火如荼地開展云計算的試點示范,著力發展云計算產業。
一切行動表明,云計算似乎越來越近。但果真如此嗎?云計算到底什么時候能觸手可及?冷靜觀察,的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的云計算還是“浮云”。
云計算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而是一種新應用,是一種新型的商業和服務模式。是否能夠推廣開來,還取決于其商業價值。人們往往樂意以谷歌、亞馬遜、微軟、思科等國際公司的成功案例大力鼓吹云計算的時代就在眼前。但是,放眼全球,云計算似乎很模糊。云計算的概念和應用還一直處于探討之中,并未形成真正的規模化商業應用。
阻礙云計算應用快速推廣的,我認為,主要有4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云計算的市場需求問題。云計算擅長以一種服務同時向多個用戶提供,而解決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時則顯捉襟見肘。真正需要模塊化應用的用戶畢竟有限,大多數是需要個性化的服務。這阻礙了云計算商業需求的增長。
二是云計算的安全問題。云安全既是云計算***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弱點,若能保證云計算安全,客戶則可以把數據交由專業的公司管理,確保數據不會丟失或被移作他用。而目前政府出于安全的考慮并不希望把數據交由第三方管理,故而云計算在政府中的應用還一直處于探索之中,影響云計算商業應用在政府中推廣。
三是云計算的使用成本問題。有的專家說,云計算憑借低廉的使用成本,將像水電氣一樣進入尋常百姓生活中。正因為云計算是按需付費,才導致了云計算具有巨大的商業推廣潛能,但它成為現實還是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這讓我想起老百姓正在普遍使用的移動通話服務,在手機剛興起的時候,高昂的手機和通話費讓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而現在,隨著用戶增多,移動通話已經變成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費。云計算應該也會經歷一個規模效應漸顯的過程,一開始由于投巨資建設云計算服務中心,而導致服務費用高昂,致使云計算商業應用比較緩慢,隨著用戶的逐漸增多和應用環境的成熟,云計算真正像水電氣一樣進入人民的生活也指日可待。
四是網絡帶寬問題。云計算的核心是一種基于網絡的應用,網絡帶寬直接決定了云計算服務的質量,就像高速公路的寬窄直接決定著道路暢通與否。目前,我國網絡帶寬與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差距甚遠,這也限制了云計算在國內的商業推廣。
推動云計算的發展,應該找準著力點,讓云計算不再是“浮云”。
首先要立法,監督審核合格的云計算服務商,確保云計算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安全可靠,消除社會對云計算安全的擔憂。其次要幫助企業降低云計算建設和運維成本,從財政、稅收、土地等各項政策方面幫助企業推廣云計算服務模式,盡快形成云服務的規模效應。加之加速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光纖到戶進程,創造優質、高速的云計算應用環境。政府唯有切實地從上述三方面做好工作,讓云計算服務使用者更加放心,讓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更加積極,才能真正打造云計算商業應用的一片藍天,讓云計算不再是掛在天邊的“浮云”。
【編輯推薦】
- 使用Microsoft Azure 讓云遷移變得簡便的5種方法
- VMware的混合云遷移工具:vCloud Connector
- 企業CRM等業務系統遷移到 "云"中的***實現
- 云計算該“遷移”還是“自建”?
- 云遷移全攻略:哪些應用適合遷移
- 亞馬遜 谷歌 微軟三大試用云服務大比拼(上)
- 亞馬遜推出1年免費云計算服務
- 開始建設之旅前 必備私有云實施三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