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將被iOS拽出疾速增長軌道的七種跡象
基于越來越多的數據可知,在iOS持續增長的同時,Android的銷售優勢或至極限。甚至作為Android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普通用戶的自己,也不得不承認Android的合作伙伴確實沒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雖然稱現在的Android如日中天還頗有爭議,但它確實可能因以下幾個原因走向衰敗。
早期Android手機廠商已經沒落
早在去年四月,我就注意到Android對早期接受這一平臺的手機廠商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而就在HTC銷售節節攀升之際,Android采取了幫助摩托羅拉減少財務損失的策略。但正如我們看到的,Google搶救摩托羅拉移動的行動如當初的摩托羅拉一樣慘遭失敗。再看HTC呢?事實證明這顆新星正在衰落,去年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蘋果拿走移動市場大量營收及利潤
我們時常談論智能手機的市場銷售份額,這點確實很重要,但是企業的根本目標是賺錢。蘋果吞噬了大部分的移動市場,其利潤連續13個月領先。移動市場75%的利潤和39%的營收都被蘋果攬入囊中。除三星外,很多Android廠商都被逼退。在產品銷售減少、收入下滑之時,公司發展也將無以為繼。

iPhone占據智能手機銷售榜前三
周一NPD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末季美國智能手機銷售榜前五名中,iPhone占據前三。三星的Galaxy S II和Galaxy S 4G分列第四、第五。為什么對Android手機廠商來說這是個問題?因為消費者寧愿去買降價的iPhone 4或3GS這種一、兩年前的產品,也不買更新的Android手機。雖然也有大量低價Android手機以價格競爭,但消費者并不認為其用戶體驗會更好。如果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那就是忽略了蘋果的老款機型。
***購買者可能選擇Android,卻很難留住
NPD數據顯示大約54%的智能手機***購買者會選擇Android,而主要原因可能是價格低。但人們再次選購智能手機時,除非Android廠商推出的產品有足夠的吸引力,否則他們寧愿多花一些錢買iPhone。現在美國智能手機普及率已超50%,因此***購機者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至今也很少有程序選擇在Android平臺首發
開發者是吸引我留意智能手機銷售情況的因素之一。不是每個軟件商店都支持所有操作系統,所以按常理來看,大多數開發者可能都會把***的用戶群體作為目標。但即使在Android銷量快速攀升的過去兩年間,也極少有開發者無視iOS把Android作為應用首發平臺。他們所想,就是利用iOS平臺賺錢。這是許多***應用的起點,最終他們也能反過來促進手機銷售。這一情況我們目前看不到任何改變跡象。即使是兩個平臺兼顧的應用,在Android平臺上的版本更新也時常滯后于iOS平臺。周一Android平臺的Rdio更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更愿意在iPhone而不是Galaxy Nexus上使用這個應用,僅僅是因為前者更好用。
Android已不再有殺手級應用

一直以來Android都為Gmail服務提供***的支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Google發布的iOS版本功能體驗正逐漸趨近。我依然認為Android手機才能提供***的Gmail體驗,同時Google導航也僅Android才有,但它們都不是殺手級應用。更糟的是,Google還不能停止iOS平臺的產品開發,否則用戶可能完全脫離其服務。他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因為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的個性化廣告服務需要這些數據。作為Android用戶的我和許多主流消費者一樣,湊合著使用iOS平臺的Gmail、Google Voice、Google+以及其它Google服務是很容易的事。
留住用戶有一個小的鎖定成本
我關注鎖定成本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現在仍相信智能手機有鎖定成本:從一個平臺轉換到另一平臺可能至少需要花費100或200美元來購買替代應用。但我開始相信能把用戶留在Android平臺的鎖定成本正在減少。為什么?因為海量的應用都能免費下載使用。雖然不是所有,但確實有很多***的Android應用在iTunes App Store中都有對應的免費版。因此用戶也更容易從Android換到iOS。而反之卻不盡然。
以上沒有哪點是說一個平臺比另一個更好或更差。雖然到2013年我接觸在線移動技術就滿10年,但只要繼續使用,我就會始終相信一句箴言:選擇最適合自己需要的移動設備。我將繼續踐行自己所言。盡管我新近買了一個iPhone 4S,但Galaxy Nexus也在繼續使用。雖然我有一個iPad2,但只是為特殊使用情況所備,平常隨身攜帶的卻是Galaxy Tab 7.7。
站在非Android用戶的角度,我們有很多理由懷疑Android能沿著近幾年的勢頭繼續增長。蘋果iOS強勁的勢頭會使Android增長放緩,并逼使一些手機廠商陷入混亂。或許他們轉而支持Windows Phone,還可能獲得增長機會。但考慮到Android的發展史,以及我所預期的將來,相同的故事是否將再次上演?
Via Gig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