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企業云:微軟的六大優勢與三大劣勢
譯文微軟本周在Convergence大會上發布了Dynamics ERP軟件的云戰略計劃,繼續向企業云領域進軍。目前,線上的ERP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微軟將Dynamics ERP置入Azure平臺的決心和時間安排都體現出云計算在其企業戰略的重要性。那么在這些聲明、演講和討論之后,微軟的云戰略能夠像計劃之中那樣成功進行嗎?在我看來,作為企業云提供商,微軟確實有些自身固有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微軟云應用能和Office和SharePoint緊密集成。
這是微軟的傳統優勢,也依然是用戶極為關注的。用戶喜歡熟悉的操作環境與用戶界面,這讓微軟相比競爭對手能夠獲得更快的用戶接受時間。
優勢:微軟能夠同時提供相同的云應用和桌面應用。
微軟的競爭對手要么只提供云應用,比如Salesforce.com;要么提供分隔的云應用與桌面應用,比如SAP。而微軟的戰略是提供的應用既能夠在桌面運行,也能夠部署在私有云,還能夠部署在Azure公有云(Oracle的Fusion與Oracle Cloud也正在這樣做)。
優勢:微軟支持混合部署環境。
允許用戶通過不同的選項來安排員工角色與工作量,這樣企業能夠有選擇的進行部署,比如財務部門部署桌面應用,生產工廠部署私有云,產品供銷部署公有云,這對ERP應用極為重要。
優勢:微軟宣稱將支持對手的平臺與移動產品。
這是微軟COO Kevin Turner在Convergence的主題演講中大聲宣布的,“我們首先會把微軟產品做到***,而且我們還會在其他人的平臺上運行。”
這并非是空頭支票,實際上在二月份,微軟就已經宣布了Dynamic CRM的移動選項,包括支持各種Android設備與蘋果的iPhone與iPad。
優勢:微軟的應用開發速度正在大步提高。
微軟商業解決方案總裁Tatarinov在Convergence上承諾他的團隊會加快開發節奏,在最短時間內讓桌面應用追上云應用的開發節奏。
優勢:微軟是藍籌股。
微軟多年以來積累的優勢是不容忽視的,以Dynamics應用為例,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為它一直在微軟的翅膀之下。微軟的各種架構與平臺——Windows Server、Microsoft SQL Server、.Net等等——都擁有大量的用戶。
接下來,微軟在云計算上也有三個劣勢。
劣勢:對移動設備的支持究竟怎樣?
iPad、iPhone和Android設備在云平臺中能否保證性能?在后PC時代,微軟一直在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市場上苦苦追趕,因此在這些小尺寸的設備上,微軟能付交出滿意的用戶體驗還是個迷。
劣勢:長期路線圖并不清晰。
從Dynamics的路線圖來看,細節只規劃到了6-8個月,AX R2會在年底升級進入Azure平臺。但下一步的步驟并沒有詳細說明。雖然大多數廠商都會給自己留些余地,但在路線圖中同時缺少Web客戶端計劃、移動支持以及AX與SL進入云平臺的時間,這些都會讓人產生疑問。
劣勢:微軟不是創新者。
在云計算的重要領域中,微軟一向被認為是技術革新的追隨者而不是***。確實,微軟屬于***一批進入公有云的ERP廠商了,比如Dynamics CRM去年才加入了社交元素,而且今年下半年才會加入敏感分析和社交網絡監控等功能。總的來說,微軟會很快根據潮流提供實用的功能,但卻很少能夠領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