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取代手機聽筒的新技術
手機聽筒的原理是通過空氣傳導聲音。聽筒的振膜制造聲波,通過空氣傳過耳道,然后在耳鼓處發生共鳴。這個過程中,手機傳出的聲音很難避免外界的干擾,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而京瓷的技術將改變這個傳播過程,直接把聲音送到我們的內耳里。
根據 GigaOM 的報道,在 CTIA 無線大會上,京瓷展示了這種技術。陶瓷傳感器能夠使手機面板產生震動,通過空氣傳聲,但是如果你將手機貼近自己的耳朵,這些震動將會通過你的身體器官直接傳播到耳膜。
京瓷的公關部主管 John Chier 說,由于聲音是通過身體上的肌肉傳播,因此不會被外界的聲音干擾。GigaOM 的編輯當場試驗了一下,發現他的說法的確不假。另外,John Chier 也指出,這種技術原來是用于聽力輔助的,但是京瓷將其使用成本降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經可以用于智能手機。
對于京瓷的新技術,MIT Technology Review 網站指出,這種傳播是通過臉部肌肉和骨骼進行的,而通過我們的頭骨傳聲早就有過先例。19 世紀 20 年代的時候,一位叫做 Hugh Gernsback 的發明家制造了 Osophone,能夠通過牙齒傳聲,這帶動了聽力輔助上通過骨頭傳聲的做法。
在科技界,類似的產品也并不缺乏。一個叫做 Pegaso 的公司曾開發了一種防水、通過骨頭傳聲的耳機,以便游泳者在水中也能享受音樂;摩托羅拉也曾開發過一種藍牙耳機,并宣稱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真正骨骼傳導技術的消費耳機。
或許京瓷的新技術并不稀奇,但是降低其成本,并且直接用于手機之上,顯然有將該技術普及的潛能。據說,使用這種技術的手機將很快在日本出現,隨后也會在美國上市。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