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Amazon勝Borders 論云時代的生死抉擇
云計算策略的重要性無異于Indiana Jones(電影《奪寶奇兵》主角)在The Last Crusade中對圣杯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會讓你無往不利,而錯誤的選擇同樣會讓你萬劫不復!
大約每隔十年,我們都會面臨新的巨型技術,這些技術有著壯大我們企業的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是個人電腦。在20世紀90年代,無疑是互聯網。而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就是云計算。所以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將是重中之重。然而博古才能通今!要占卜未來,我們必須通曉過去。
Amazon的明智選擇
1994年,Borders Group已經成為世界上***的圖書經銷商。同年,Jeff Bezos認識到實體圖書商城受儲存量限制,建立了Amazon.com。而與之相反,在線書城無限量的儲存將在產品選擇中占盡優勢!
這兩大組織在互聯網戰略中有著截然不同的部署。沒有互聯網,Amazon根本不可能存在—網絡就是它商業模式的核心。相比之下,Borders在20世紀90年代大限度的忽略了互聯網。取而代之的是,Borders仍致力于傳統經營模式策略,在美國大設店鋪,甚至延伸到歐洲和亞洲。

只到2001年,互聯網才引起Borders的注意,決定開設網上書城。因為不懂互聯網,Borders把在線經營外包給了Amazon。毫無疑問,這項舉動是愚蠢的,卻反映出了互聯網上的不同的戰略。對于Borders來說,互聯網只是增加營業額的手段。而Amazon則是把互聯網當成了它的武器。
最終在2008年,Borders終止了和Amazon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自己的網上書城,但是收效甚微。在2011年初,Borders宣布破產并且于2011年底停止運作。#p#
經驗教訓
1、 新技術預示著經營模式的改變,意味著舍舊換新。在向新技術過渡前必須確保你使用的是正確的途徑。
2、 對于新技術市場一般處于觀望狀態,特別是已有企業。Amazon和Borders便是一組鮮明的成敗對比。當然Borders不是唯一的失敗者,比如Barnes&Noble。
3、 準確和快速的部署你的技術戰略。即使你沒有下定決心,你仍然要做出選擇!
做云計算時代的智者
互聯網的過渡已成過去,但是云計算正在號召我們轉變。從傳統的觀點來看:
1、 云計算帶來的***好處就是,通過選擇高效率的外部云供應商來削減成本和巨量操作時資源的自動縮放。
2、 ***的風險就是云計算帶來的安全隱患。
上面的分析印證著大部分人的想法。為了縮減成本而帶來安全隱患,顯然是不招待見的。傳統觀點告訴我們,于其迫于求成被焚毀還不如安全的靜觀其變,讓他的人去試水。然而這樣正吻合了Borders當年對互聯網的處理。
下面有一些問題能幫助你正確的塑造對云計算的觀點:
1、 互聯網技術是否真正成為你商業戰略的核心?如果你是個Web 2.0公司,答案必須是肯定的!如果你是個古老的制造公司,答案可能就是否。但是請務必牢記Borders不把互聯網做核心帶來的后果。當然作為一個傳統的實體圖書商店,他們是對的。
2、 在你眼中的商業靈活度價值?同樣,假如你從事的是固有的緩慢前進的行業,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一般”。但是,請記住,20世紀90年代初圖書經銷同樣不是個飛速發展行業。在2011年,Amazon達到了Kindle電子書比實體書銷售量高的交叉點,真正的壓制了以實體書為基礎的競爭者。
3、 假如你的競爭對手率先涉及云計算,你的風險將有多大?和應付競爭對手用新技術給你制造麻煩相比,我想你更愿意先下手為強。在這里更重要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維以及面對新競爭對手的挑戰而不是去考慮那些莫須有的隱患。假如你是20世紀90年代的Borders,你最該想到的就是新貴Amazon,而不是你的老對手Barnes&Noble。
Amazon和Borders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技術決策的重要性。云時代,是要像Amazon一樣先下手為強,還是像Borders一樣被碾碎,一切盡在你的選擇。